[发明专利]一种防雷元件测试仪及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29249.X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92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李耀东;吴煜;董万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化学工业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900 上海市宝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雷 元件 测试仪 测试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雷元件测试仪及测试方法,一种防雷元件测试仪包括主机、两端分别铰接于主机相背离侧壁的支撑底座以及活动连接于支撑底座表面的测试座;所述测试座活动连接于支撑底座的表面时,所述测试座与所述主机电连接;所述测试座远离支撑底座的一侧开设有多对用于供被测元件引脚插接的引脚孔;所述引脚孔的内壁固定有与被测元件引脚抵接的第一接触片;所述引脚孔相对第一接触片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抵接于被测元件引脚的第二接触片;所述测试座安装有用于控制第二接触片向第一接触片移动的锁定装置;多对所述引脚孔均配有对应的锁定装置。本申请具有提高测试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防雷元件测试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雷元件测试仪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防雷元件检测仪适用于氧化锌避雷器(压敏电阻),金属陶瓷二、三电极放电管,真空避雷管等过压防护元件直流参数的测试。(包括压敏电阻阻泄露电流的则试)。防雷元件检测仪的主要结构有主机、正极连接线和负极连接线等,正极连接线与主机的正极端连接,负极连接线与主机的负极端连接,通过正、负极连接线分别连接被测元件相对应的引脚,便可通过按压主机的测试按钮测出被测元件对应的参数。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需要测试较多的过压防护元件时,需要不断地将正、负连接线逐个地与被测元件连接,测试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测试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防雷元件测试仪及测试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雷元件测试仪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雷元件测试仪,包括主机、两端分别铰接于主机相背离侧壁的支撑底座以及活动 连接于支撑底座表面的测试座;所述测试座活动连接于支撑底座的表面时,所述测试座与所述主机电连接;所述测试座远离支撑底座的一侧开设有多对用于供被测元件引脚插接的引脚孔;所述引脚孔的内壁固定有与被测元件引脚抵接的第一接触片;所述引脚孔相对第一接触片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抵接于被测元件引脚的第二接触片;所述测试座安装有用于控制第二接触片向第一接触片移动的锁定装置;多对所述引脚孔均配有对应的锁定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测试多个被测元件时,先将测试座与支撑底座连接,然后将多个被测元件依次插入多对引脚孔内,再依次启动多对引脚孔对应的锁定装置。并在每次锁定装置启动后,将上一对引脚孔的锁定装置关闭,在每次锁定装置启动后,按压主机的测试按钮,而后记录测得的数据,从而实现对多个被测元件测试的效果。相较于不断地将正、负连接线逐个地与被测元件连接,测试座的多对引脚孔与锁定装置的配合,减少对被测元件的操作步骤的同时,减少正、负连接线的缠绕,提高测试效率又提高测试环境的整洁度。
可选的,所述锁定装置包括滑动片、拨杆、固定块以及抵接块;所述测试座开设有与引脚孔连通的活动腔;所述滑动片沿第二接触片向第一接触片移动的方向滑移连接于所述活动腔;所述拨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测试座;所述拨杆的一端穿过测试座的侧壁伸入所述活动腔;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于所述拨杆位于所述活动腔内的一端;所述滑动片面向拨杆的一侧固定有与固定块抵接的触碰块;所述触碰块背离固定块的一侧与所述活动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固定块抵接于所述触碰块时,所述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抵接块固定连接于所述测试座设置有所述拨杆的一侧;所述拨杆与所述抵接块为相互抵接的关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启动锁定装置时,转动拨杆,使拨杆与抵接块抵接,此时,固定块与触碰块抵接,复位弹簧压缩,滑动片滑动,实现第二接触片向第一接触片移动的效果,第二接触片和第一接触片将被测元件的引脚夹紧于引脚孔内,便可通过主机对夹紧于引脚孔内的被测元件进行测试。需要关闭锁定装置时,重新转动拨杆,复位弹簧逐渐从压缩状态恢复至被压缩前的状态,第二接触片远离第一接触片,便可完成锁定装置关闭的效果。通过固定块和触碰块,拨杆的转动,复位弹簧的弹性形变,使固定块与触碰块在抵接和脱离抵接的状态之间切换,实现锁定装置的启动和关闭,便于操作人员使用锁定装置的同时降低锁定装置启闭的时间,从而提高测试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化学工业检验检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化学工业检验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92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