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乙炔充装排的自动监测装置、方法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29118.1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42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倪学仁;田海峰;吴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市金阳气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3/02 | 分类号: | F17C13/02;F17C13/12;F17C5/00;F17D3/01;F17D3/18;F17D5/02;G08B21/16;F16M11/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乙炔 充装排 自动 监测 装置 方法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气体充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体充装排的自动监测装置、方法及存储介质,该自动监测装置包括设置在车间内的多个第一气体浓度传感器,第一气体浓度传感器连接有控制中心;自动监测装置还包括移动小车以及设置在移动小车上的第二气体浓度传感器,控制中心与移动小车的控制器连接且用于控制移动小车的移动,第二气体浓度传感器与控制中心连接。通过第一气体浓度传感器定点检测每个区域内的乙炔气体浓度值,以及第二气体浓度传感器在移动小车的移动过程中检测车间各个位置的乙炔气体浓度的双重方式,进一步便于及时发现乙炔气体在充装过程中发生泄漏的情况,有效减少车间内因乙炔气体浓度过高而发生爆炸的概率,进而便于安全生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气体充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乙炔充装排的自动监测装置、方法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乙炔俗称风煤和电石气,是炔烃化合物系列中体积最小的一员,主要作工业用途,多用于焊接金属及作为原料参与化工有机合成。由于乙炔易燃且燃点较低,一般储存在专用的乙炔气瓶中,一旦发生泄漏,不仅仅会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更有可能发生爆炸事故,这对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目前对于乙炔气体在充装过程中是否发生泄漏的判断方式为,人工操作检测仪器进行定期检测,或通过乙炔气体含有的大蒜气味进行判断,但通过上述两种方式进行检测,无法及时发现乙炔气体的泄漏,从而容易造成爆炸的危险,不利于安全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便于达到安全生产的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乙炔充装排的自动监测装置、方法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乙炔充装排的自动监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乙炔充装排的自动监测装置,该乙炔充装排包括设置在车间内且与乙炔发生器连接的充装总管以及与充装总管连接的汇流总管,所述充装总管上设置有总阀门;所述汇流总管设置有多个,相邻两个所述汇流总管之间连接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上设置有连接阀门;所述汇流总管上通过输送管道连接有多个气瓶,所述输送管道上设置有输送阀门;
该自动监测装置包括设置在车间内的多个第一气体浓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气体浓度传感器连接有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与总阀门、连接阀门以及输送阀门连接;
所述自动监测装置还包括移动小车以及设置在移动小车上的第二气体浓度传感器,所述控制中心与移动小车的控制器连接且用于控制移动小车的移动,所述第二气体浓度传感器与控制中心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气体浓度传感器定点检测每个区域内的乙炔气体浓度值,以及第二气体浓度传感器在移动小车的移动过程中检测车间各个位置的乙炔气体浓度的双重方式,进一步便于及时发现乙炔气体在充装过程中发生泄漏的情况,有效减少车间内因乙炔气体浓度过高而发生爆炸的概率,进而便于安全生产。
可选的,所述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气体流量计,所述第一气体流量计与控制中心连接;
所述输送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气体流量计,所述第二气体流量计与控制中心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获取对应管道流过的气体量,并将该管道内流过的气体量与预设的标准气体量进行对比,从而便于判断该管道上是否存在气体泄漏的情况;采用多重检测的方式检测乙炔气体在充装过程中是否发生泄漏,便于及时发现气体泄漏的位置并进行处理,进而有效减少车间内乙炔气体浓度过高而发生爆炸的概率。
可选的,所述车间均匀分为若干个区域,多个所述第一气体浓度传感器设置在对应的区域内,所述车间内且位于相对应的区域内均设置有与控制中心连接的报警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区域内的乙炔气体浓度值大于0时,则证明该区域内的气瓶存在气体泄漏的情况,同时该区域的报警器进行报警,便于提醒工作人员及时进行处理,从而便于及时发现乙炔气体在充装过程中是否发生泄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市金阳气体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市金阳气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91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医学成像系统的图形用户界面
- 下一篇:一种钢箱梁焊接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