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检测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8294.3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0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胡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煜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检测 传感器 | ||
本发明公开了气体检测传感器,包括主体外壳,所述主体外壳的设置为两个柱形的空心外壳,所述主体外壳的内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控制主板,所述控制主板上电性连接有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第四传感器与第五传感器,五组传感器分别设置为PM2.5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硫传感器、二氧化氮传感器与臭氧传感器。本发明通过多组传感器、进气罩与控制主板等结构的设计,从而实现本气体检测传感器对空气的检测与传感器的方便安装;本发明通过雨水传感器、电动推杆与环形挡雨罩等结构的设计,即实现对进气罩的遮挡保护,从而防止雨水进入本气体检测传感器的内部使传感器发生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体检测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气体检测传感器。
背景技术
气体传感器是一种将某种气体体积分数转化成对应电信号的转换器。探测头通过气体传感器对气体样品进行调理,通常包括滤除杂质和干扰气体、干燥或制冷处理仪表显示部分;气体传感器是一种将气体的成份、浓度等信息转换成可以被人员、仪器仪表、计算机等利用的信息的装置,气体传感器一般被归为化学传感器的一类。气体传感器包括: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电化学气体传感器、催化燃烧式气体传感器、热导式气体传感器、红外线气体传感器、固体电解质气体传感器等。
气体传感器是化学传感器的一大门类,从工作原理、特性分析到测量技术,从所用材料到制造工艺,从检测对象到应用领域,都可以构成独立的分类标准,衍生出一个个纷繁庞杂的分类体系,尤其在分类标准的问题上还没有统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系统分类难度颇大。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气体传感器的检测功能较为简单,往往仅能对空气中单一气体的含量进行检测,则对气体的检测效果不够全面,不能体现出空气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另外如果气体传感器设置在室外,空气检测器上的透气孔在雨水天气往往会存在进水的可能性,若进水过多则会导致传感器损坏造成损失,为此我们提出气体检测传感器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气体检测传感器,主体外壳通过进气罩的透气孔使得外接的空气进入主体外壳的内部,从而通过多组传感器对空气中的气体进行检测,五组传感器分别设置为PM2.5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硫传感器、二氧化氮传感器与臭氧传感器,则可对空气中的各项气体的含量进行检测,另外主体外壳通过锁箍进行安装,可方便快捷的将本气体检测传感器安装在电线杆这类的物体上,从而实现本气体检测传感器对空气的检测与传感器的方便安装;当雨水传感器接收到雨水时,雨水传感器发送信号至控制主板,判断信号是否得出天气处于下雨状态,如果天气为下雨状态,则控制主板输出信号至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带动环形挡雨罩上升,与顶板上的环形槽配合,从而对进气罩进行罩住遮挡,即可实现对进气罩的遮挡保护,从而防止雨水进入本气体检测传感器的内部使传感器发生损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气体检测传感器,包括主体外壳,所述主体外壳的设置为两个柱形的空心外壳,所述主体外壳的内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控制主板,所述控制主板上电性连接有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第四传感器与第五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第四传感器与第五传感器分别设置为PM2.5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硫传感器、二氧化氮传感器与臭氧传感器;
所述主体外壳的上部固定安装有进气罩,所述进气罩的侧部开设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透气孔,所述进气罩的上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设置有雨水传感器,所述雨水传感器电性连接于控制主板;所述主体外壳的上部固定安装有呈对称设置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受控于控制主板,所述雨水传感器接收到雨水时通过控制主板对电动推杆进行伸出控制,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环形挡雨罩,所述环形挡雨罩设置于进气罩的外圈,所述顶板的底部开设有配合环形挡雨罩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挡雨罩的侧部套接固定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环形挡雨罩与主体外壳之间。
优选的,所述主体外壳的侧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有锁箍,所述主体外壳通过锁箍固定安装在柱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煜,未经胡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82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随机采样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基于PFCM的无线传感网节点充电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