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输送式紫外线新冠病毒杀菌消毒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8265.7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1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明;顾要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德明;顾要武 |
主分类号: | A61L2/10 | 分类号: | A61L2/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俊;徐颖 |
地址: | 20012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输送 紫外线 病毒 杀菌 消毒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输送式紫外线新冠病毒杀菌消毒设备,消毒室内:波长为253.7NM紫外线灯混合臭氧和光学作用,在距离物品表面100mm范围内进行杀菌消毒,对物品只需10‑15秒照射达到杀菌消毒效果,杀菌消毒率为99.9%。消毒室的两端设置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上面对应有第一、第二吸收处理区,两个吸收处理区设置有离心抽风机和风管,两个缓冲区释放出来的微量废气抽入净化处理室中的高温恒温区,杀菌消毒室流出的臭氧废气进净化处理室中的高温恒温区,臭氧在高温下变为氧气,含有热温的氧气经冷却雨净化过滤净化后外排。实现快速、高效、安全、干净卫生杀菌消毒。设备噪音在50分贝以内,无泄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毒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隧道输送式紫外线新冠病毒杀菌消毒设备。
背景技术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是一类呈球形、表面有突起、电镜下观察形似皇冠的病毒,病毒基因为连续线性单链RNA,直径在75-160nm。2019-nCoV是目前发现的可以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科中的第七个成员。其他6个成员分别为:HCoV 229E、HCoV NL63、HCoVOC43、HCoV HKU1、SARS-CoV和MERS-CoV。2019-nCoV与SARS-CoV和MERS-CoV同属于β冠状病毒。
采用负染法,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病毒。新型冠状病毒一般呈球形,有些呈多形性,直径在75~160nm之间。新型冠状病毒颗粒边缘有形态近似日冕的突起,大约9~12nm,看上去像皇冠一样。在人气道上皮超薄切片中发现了胞外游离病毒颗粒和胞质膜囊内充满病毒颗粒的包涵体,观察到的这一形态与冠状病毒科一致。
新型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比较敏感,56摄氏度,30分钟可以灭活,乙醚75%的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人群普遍易感,主要是会侵犯患者的肺部以及免疫系统,出现咳嗽,胸闷,气促,呼吸衰竭,凝血功能障碍,多脏器功能衰竭。“新冠病毒可能要伴随着人类若干年”新冠病毒危险大,传播快,快递物流关系到千家万户。
除了呼吸传染外,非冷链和冷链物流系统新冠病毒传播几率虽然小,但传播形式和现象仍然存在。进口冷链食品查验、装卸、运输、贮存、加工、销售以及其他进口货物、入境旅客行李等物品查验、装卸等环节的疫情防控,持续开展日常监测与消毒杀菌是非常重要。高效快捷的消毒杀菌手段与措施是杜绝流通物品传播的有效手段,杜绝人与物质的直接接触传播,是保证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安全的一项长期任务。
发明内容
为了防止和杜绝非冷链和冷链物流系统新冠病毒传播,提出了一种隧道输送式紫外线新冠病毒杀菌消毒设备,对任何物体表面无伤害,杀菌消毒无死角,无污染残留物,而且快捷、高效、安全、卫生、干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隧道输送式紫外线新冠病毒杀菌消毒设备,设备分第一吸收处理区、第一缓冲区、消毒室、净化处理室、第二吸收处理区和第二缓冲区;
消毒室的两端设置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消毒室与第一缓冲区之间有物品入门;消毒室与第二缓冲区之间有物品出门;待杀菌消毒物品在控制系统控制下依次经过第一缓冲区、消毒室和第二缓冲区后被送出;
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上面对应有第一、第二吸收处理区,两个吸收处理区设置有离心抽风机和风管,两个缓冲区释放出来的微量废气抽入消毒室上的净化处理室中的55度恒温区,杀菌消毒室流出的臭氧废气进55度恒温区,恒温区排出变成氧气,含有热温的氧气经冷却雨净化过滤净化后外排;
消毒室内:波长为253.7NM紫外线灯混合臭氧和光学作用,在距离物品表面100mm范围内进行杀菌消毒,在10-15秒照射达到杀菌消毒效果。
优选的,所述消毒室内除紫外线灯以外,还设有臭氧发生器,物体在消毒区无死角杀菌消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德明;顾要武,未经张德明;顾要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82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