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组合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7908.6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9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培洪;程模;黄兴亮;张琳;龙正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8 | 分类号: | A61K36/8968;A61K9/08;A61P11/04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吴从吾 |
地址: | 4083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咽喉 肿痛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组合物及其应用,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所述治疗咽喉肿痛的组合物,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玄参150g‑160g、连翘150g‑160g、麦冬150g‑160g、大青叶75g‑80g、黄芩150g‑160g、生地黄190g‑200g和桔梗150g‑160g。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治疗咽喉肿痛的组合物的应用。本发明的治疗咽喉肿痛的组合物,具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毒和消炎利咽之功效,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咽炎、咽干和喉痛等病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组合物及其应用,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咽喉肿痛是指咽喉部红肿疼痛的症状。多见于外感及咽喉部疾病。咽接食管,通于胃;喉接气管,通于肺。如外感风热之邪熏灼肺系或肺、胃二经郁热上壅,而致咽喉肿痛,属实热证;如肾阴不能上润咽喉,虚火上炎,亦可致咽喉肿痛,属阴虚证。
现有技术的治疗脾胃虚弱的药物有西药和中药,西药多采用抗生素治疗,对人体胃肠道刺激性大,副作用大;中药药效缓和,副作用小,但治疗效果不明显,容易反复发作。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组合物。本发明的治疗咽喉肿痛的组合物,具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毒和消炎利咽之功效,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咽炎、咽干和喉痛等病症。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组合物,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玄参150g-160g、连翘150g-160g、麦冬150g-160g、大青叶75g-80g、黄芩150g-160g、生地黄190g-200g和桔梗150g-160g。
本发明的中药方解:
咽喉肿痛为阴虚燥热证,多由素体阴虚蕴热,复感燥气热毒所致。喉为肺系,少阴肾脉循喉咙系舌本,肺肾阴虚,虚火上炎,复加燥热热毒上犯,以致咽喉肿痛、鼻干唇燥。治宜养阴清肺,兼散热毒。
方中,玄参,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肺、胃、肾经,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和解毒散结之功效,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热病伤阴、舌降烦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白喉、瘰疬和痈肿疮毒。
连翘,味苦,性微寒,归肺、心、胆经,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功效,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发热、疮疡肿痛和瘰疬。
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之功效,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和肠燥便秘。
大青叶,味苦,性寒,归心、胃经,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之功效,用于温病高热、神昏、发斑发疹、痄腮、喉痹、丹毒和痈肿。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胃、大肠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之功效,用于湿温、黄疸、泻痢、热淋、高热烦渴、肺热咳嗽、血热吐衄、痈肿疮毒和胎热不安。
生地黄,味甘,性寒,归心经、肝经、肾经,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效,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和发斑发疹。
桔梗,味苦、辛,性平,归肺经,为佐药,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之功效,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和肺痈吐脓。
方中重用玄参滋阴降火,解毒利咽为君药;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大青叶清热凉血、黄芩清肺热,麦冬养阴清肺,生地黄甘寒入肾,滋阴壮水,清热凉血共为臣药。桔梗宣肺利咽,以为佐使,诸药配伍,共奏养阴清肺,解毒利咽之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未经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79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