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水能源发电站、动力站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7840.1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92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方祖彭;方丹;方芳;赵亚芬;王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祖彭;方丹;方芳;赵亚芬;王蕾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B63H2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瞿网兰;徐冬涛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水 能源 发电站 动力站 | ||
一种深水能源发电站、动力站,它利用来源于地心引力能源的深水能源将静能转化为动能,作为发电站的、巨轮(含舰船、潜艇)驱动式动力站,具有动力稳定性好、方向性好、无污染、无噪音、无辐射、无原料成本,投资成本低等诸多优点,总投资约为发电机成本的2‑3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和动力技术,尤其是一种船载发电和动力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深水能源发电站、动力站。
背景技术
目前能源工业的主要课题之一是能源枯竭,据报道,从石化、天然气到煤炭的存储量约在50年到250年之间。
课题之二是因碳排放过多造成环境污染、气温上升,并助长了瘟疫肆意。
海平面上升,因气候变暖导致两极冰雪融化,据报道可能上升数十米以上,沿海各大城市将成为泽国。
纵观海内外尚未见到有利用深水能源为人造福者,除获英国专利外(专利号为:GB2542689)。
本发明涉及的是地球表面海洋深处静压能的挖掘及利用。
根据贝努力方程得知流体力学涉及的三种能量模式,即位能(高位水库发电)、动能(潮汐发电及风力发电)、静压发电能(本发明),且三种模式可以相互转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深水能源长期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开发利用的问题,设计一种深水能源发电站、动力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一种深水能源发电站,其特征是:它由水力透平及发电机组合件1、深水垂直水洞管2组成,所述的组合件1的承载船3和水底钢筋混凝土基础4组成,水洞管2的深度H=20-10000m之间,呈空心圆柱形或空心圆锥形,或上部空心圆柱形,下部空心圆锥形结构。组合件1的功率N=1-1000MW之间;水洞管2的上端设有密封端盖,密封端盖的中心设置有可以沿上下移动的出水管5,出水管5与端盖之间设置有动态密封圈6,出水管5下端插入密封端盖下一定的距离h;出水管5的上端固结在水力透平的进口处;水力透平固定在承载船3上;承载船3的下面通过周向支架10固定在圆环11上以实现承载船3的周向定位,圆环11套装在水洞管2上并能上下移动;水洞管2的下端端面与水底钢筋混凝土基础4的上面保留有足够的进水距离L,并以多个周向高强度支柱12与钢筋混凝土4相连,各支柱之间留有足够进水距离并设置有防护性网13。
所述的水底钢筋混凝土基础4的下端设置多根足以承受承载船3带来的周向水平力的埋入桩14。
所述的出水管5的上端的前端水平管7上设置有减压阀5和流量阀9。
所述的圆环11与水洞管2外径间呈动态间隙,承载船3带着出水管5上下移动于水位落差h值之间。
所述的水洞管2为金属刚性体、钢筋砼结构或柔性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
一种深水能源动力站,它用于驱动包括舰船、潜艇之类的巨轮,其特征是:它包括一设置于密封式船舱17中的垂直水洞管16,垂直水洞管16的底部以开口式带防护网的形式固结于船底底板18上,垂直水洞管16的上部亦为开口式,其顶部外缘设置止推环30,垂直水洞管16的上部及外周套以带密封上盖19的平衡套管20,平衡套管20的下端以动态密封圈23与垂直水洞管16的外壁相密封;密封圈上盖19的外圈以多根拉力弹簧21与船底底板18相连接;垂直型出水管24深入水洞管16内部,垂直型出水管24与密封圈上盖19之间加装有动态密封圈22,以适应船舱吃水深度不同时而随密封圈上盖19上下移动;垂直型出水管24的上端以横管7固结于立式透平25的进口端上;立式透平25安装在连接船体的支座上,立式透平25下部输出轴通过联轴器29与立轴27相接,立轴27下端连接直角伞齿轮箱28,直角伞齿轮箱28的水平输出轴29即是船舶推进器螺旋桨的主轴;垂直水洞管16的长度即为船舶最小吃水深度,套管20的长度加垂直水洞管16的长度即为船舶最大吃水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祖彭;方丹;方芳;赵亚芬;王蕾,未经方祖彭;方丹;方芳;赵亚芬;王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78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