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破碎效果好的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7488.1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9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沈晓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新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4/08 | 分类号: | B02C4/08;B02C4/30;B02C4/28;B02C23/10;B01D4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郭晓凤 |
地址: | 313018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破碎 效果 建筑工程 建筑 垃圾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建筑垃圾粉碎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破碎效果好的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包括粉碎箱,粉碎箱顶部中心开设有进料口,粉碎箱内部中心固定连接有铁筛网,粉碎箱内壁中心固定连接有限流板,粉碎箱左侧中心固定连接有通道,粉碎箱内部设置有粉碎机构,粉碎箱外壁右侧底部设置有降尘机构,粉碎箱内部底部设置有输送机构。该破碎效果好的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在将建筑垃圾放置于粉碎箱内进行破碎后,水泵将水箱内的水通过抽水管抽出,并通过送水管输送至雾化喷头内部,并通过雾化喷头将水雾化后喷出,使粉碎箱内部的湿度增加,迫使碎屑变重,从而避免了碎屑胡乱飞舞的情况的出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垃圾粉碎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破碎效果好的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指人们在从事拆迁、建设、装修、修缮等建筑业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渣土、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及其他废弃物的统称,按产生源分类,建筑垃圾可分为工程渣土、装修垃圾、拆迁垃圾、工程泥浆等;按组成成分分类,建筑垃圾中可分为渣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废竹木等,对于这些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目前主要采用破碎机破碎的方式进行破碎,将破碎完毕的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利用,大大降低了建筑垃圾的堆积,同时降低了建筑垃圾的危害性,使建筑垃圾可以为城市建设起到帮助。
而目前市面上对于建筑垃圾进行破碎的建筑垃圾破碎机,在对建筑垃圾进行破碎时,破碎的效果不好,同时进行破碎时,产生的灰尘较多,导致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破碎效果好的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破碎效果好的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包括粉碎箱,所述粉碎箱顶部中心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粉碎箱内部中心固定连接有铁筛网,所述粉碎箱内壁中心固定连接有限流板,所述粉碎箱左侧中心固定连接有通道,所述通道外壁设置有收纳箱,所述收纳箱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粉碎箱内部设置有粉碎机构,所述粉碎箱外壁右侧底部设置有降尘机构,所述粉碎箱内部底部设置有输送机构。
所述粉碎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电机、第一输出轴、第一轴承、第一转杆、第一转轮、第一卡齿、第二支撑板、第二电机、第二输出轴、第二轴承、第二转杆、第二转轮和第二卡齿,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于粉碎箱正面左侧顶部,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板顶部,所述第一输出轴转动连接于第一电机背面中心,所述第一轴承固定连接于粉碎箱正面左侧顶部,所述第一转杆设置于第一轴承内部,所述第一转轮固定连接于第一转杆的外壁,所述第一卡齿固定连接于第一转轮外壁。
优选的,所述粉碎箱与通道连通,所述限流板位于铁筛网底部,所述固定块分布于收纳箱右侧顶部和收纳箱右侧底部,所述螺栓贯穿固定块并与通道外壁螺纹连接,所述收纳箱通过固定块与通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出轴外壁与第一轴承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背面中心与第一转杆正面中心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齿等间距分布于第一转轮外壁。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于粉碎箱背面右侧顶部,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板顶部,所述第二输出轴转动连接于第二电机正面中心,所述第二轴承固定连接于粉碎箱背面右侧顶部,所述第二转杆设置于第二轴承内部,所述第二转轮固定连接于第二转杆外壁,所述第二卡齿固定连接于第二转轮外壁。
优选的,所述第二输出轴的外壁与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杆背面中心与第二输出轴正面中心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卡齿等间距密集分布于第二转轮外壁,所述第一转轮和第二转杆通过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新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州新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74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纱生产线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