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医保病种付费制ICD编码人工智能审核质控模式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7398.2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2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袁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素华 |
主分类号: | G16H50/70 | 分类号: | G16H50/70;G16H10/60;G06F16/2458;G06F16/25;G06Q4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王光建 |
地址: | 528422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医保 付费 icd 编码 人工智能 审核 模式 系统 | ||
1.基于医保病种付费制的ICD编码人工智能审核质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单元、知识库单元、规则库单元、预警单元、人工内涵质控单元、云质控单元、交互单元和分析单元,所述知识库单元和规则库单元分别与数据采集处理单元相连,所述预警单元与知识库单元和规则库单元相连,所述人工内涵质控单元和云质控单元分别与预警单元相连,所述交互单元与预警单元相连,所述分析单元与交互单元相连。
2.基于医保病种付费制的ICD编码人工智能审核质控模式,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临床数据采集:通过数据采集处理单元与本院相关数据系统的数据库对接,抽取历史数据,通过连接医院省病案统计软件、EMR、HIS等系统的数据库,按照接口规范采用视图的方法,使用主索引病人ID关联院内这些系统数据,并抽取近五年首页信息、收费信息、医生书写的诊疗术语等相关历史数据,为了保证数据的质量,对数据进行清洗、转换、装载至数据仓库;
(2)建立基础ICD编码匹配知识(P)和逻辑审核基础库(L):结合编码质控实践经验、文献检索、专家咨询等方式,包括ICD编码知识规则表、审核逻辑表、四个版本ICD编码映射合一表、国家统一临床术语知识表;
(3)建立ICD审核数据质控判别库(S):
1对数据仓库中的历史数据统计分析,并形成相关知识表,包括需要填写手术栏的手术费用和高值耗材收费项目表、院内规范临床诊疗术语表、院内与国家诊疗术语映射表等;
2运用知识融合术抽取和转换获得隐藏在ICD疾病诊断手术表与相关知识表中编码知识因子及其关联和逻辑关系,建立各种关系模型:包括国家统一临床诊疗术语表和ICD关系模型、手术和高值耗材收费与诊疗术语关系模型、手术和高值耗材收费项目与ICD编码关系模型、手术编码与疾病编码相互对应关系模型、病种与平均费用住院日等关键指标关系模型、DRG未入组及QY分组模型、年龄与病种分组的关系模型;
(4)应用AI形成动态ICD云质控库(Y):云质控单元包括上述各类逻辑关系表等,各表至少包括审核的条件、质控内容、质控病例类别,各类逻辑关系是动态的,定期与不定期更新,政策稳定则定期更新,政策变动可实时调整或更新,关系的范围一般以区域医院编码质控数据进行统计,小概率事件为假设异常;
(5)建立维护医保付费质控库(F):整理融合各地市医保付费相关的政策及专项检查项目等,从付费方式匹配、医保结算计算、诊疗收费规范扫描、院内ICD疾病编码与物价收费关系模型等维度,综合质控预警问题病历。
(6)普通病历质控预警:根据ICD审核质控逻辑判别库、编码相关知识库,应用计算机技术对需质控编码病例的ICD编码、年龄、费用等信息进行智能判别质控类别及提示质控内容,对于普通病例按合适抽样方式进行抽查质控;
(7)编码员抽检算法:选取近五年各编码人员质控资料,统计每年各编码人员常见及多发病病例编码正确率,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方法,收集影响编码正确率的编码人员关键因素资料,并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合适的抽样模式,包括抽查率和抽查方式;
(8)应用基于医保病种付费制的ICD编码人工智能审核质控系统:编写API通用接口融合不同的ICD编码系统,通过通用接口将智能审核质控模式融合于医院,ICD编码功能的系统进行实时抽查质控;
编码质控成效分析:通过分析单元对ICD编码智能审核质控模式实施前后半年主要成效指标进行对比评估。步骤2)所述的四个版本ICD编码为本院、省版、医保版和国家临床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医保病种付费制的ICD编码人工智能审核质控模式,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四个版本ICD编码为本院、省版、医保版和国家临床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医保病种付费制的ICD编码人工智能审核质控模式,其特征在于:步骤(3)①所述的院内规范临床诊疗术语表为疾病诊断表、病理诊断表和手术名称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素华,未经袁素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739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环保生物质燃料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高效率锅炉送风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