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控制系统及电动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7337.6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9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何亚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远景睿泰动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B60K1/04;B60L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控制系统及电动汽车。本发明提供的电动汽车控制系统,包括盒体、高压盒、电池管理系统和整车控制器,高压盒、电池管理系统和整车控制器均设置在盒体内,盒体设置在电池包和电动汽车的电机之间。所述电动汽车控制系统通过将高压盒、电池管理系统和整车控制器集成到一个盒体内,针对同一尺寸的电动汽车能够使电池包内电芯的可用空间增大,使电池包能量密度高,续航里程长,且有利于实现整车模块化及平台化,降低整车的成本及开发周期。本发明提供的电动汽车通过应用上述电动汽车控制系统,有利于实现整车模块化及平台化,降低整车的成本及开发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控制系统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是电动汽车的能源中枢。传统的动力电池的高压盒及电池管理系统(BMS)均装配于电池包内,使得电池包内用于储存电能的电芯的可用空间缩小,致使电池包的能量密度低、续航里程短。
因此,亟待需要一种电动汽车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控制系统,实现集成化控制,且针对同一尺寸的电动汽车能够使电池包内电芯的可用空间增大,提高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通过应用上述电动汽车控制系统,有利于实现整车模块化及平台化,降低整车的成本及开发周期。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控制系统,包括盒体、高压盒、电池管理系统和整车控制器,所述高压盒、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和所述整车控制器均设置在所述盒体内,所述盒体设置在电池包和电动汽车的电机之间。
作为所述电动汽车控制系统的可选方案,所述高压盒、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和所述整车控制器之间彼此相互电连接。
作为所述电动汽车控制系统的可选方案,所述电动汽车控制系统还包括多根电连接线路,所述电连接线路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盒体上,并与所述盒体内的所述高压盒、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和所述整车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所述电动汽车控制系统的可选方案,所述电连接线路的两端均设置有快插接头。
作为所述电动汽车控制系统的可选方案,多根所述电连接线路中包括高压线路和电机线路,所述高压盒通过所述高压线路与所述电池包电连接,所述高压盒通过所述电机线路与所述电机电连接。
作为所述电动汽车控制系统的可选方案,多根所述电连接线路中还包括低压线路,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通过所述低压线路与所述电池包电连接。
作为所述电动汽车控制系统的可选方案,多根所述电连接线路中还包括整车控制线路,所述整车控制器通过所述整车控制线路实时调整所述电动汽车的行驶参数。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包括底盘框架、电池包、电机和如上所述的电动汽车控制系统,所述电池包安装在所述底盘框架上。
作为所述电动汽车的可选方案,所述盒体与所述底盘框架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大于10mm。
作为所述电动汽车的可选方案,所述盒体与所述电机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大于1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电动汽车控制系统,包括盒体、高压盒、电池管理系统和整车控制器,高压盒、电池管理系统和整车控制器均设置在盒体内,盒体设置在电池包和电动汽车的电机之间。所述电动汽车控制系统通过将高压盒、电池管理系统和整车控制器集成到一个盒体内,针对同一尺寸的电动汽车能够使电池包内电芯的可用空间增大,使电池包能量密度高,续航里程长,且有利于实现整车模块化及平台化,降低整车的成本及开发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远景睿泰动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远景睿泰动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73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