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5G NR上行能量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27253.2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2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郑敏江;戴长江;章永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恒达安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24/02;H04L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严超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大***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nr 上行 能量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5G NR上行能量测量方法,包括接收5G NR移动基站发射的下行无线信号和5G目标终端发射的上行无线信号;对下行无线信号进行解析,得到NR下行帧头位置及5G目标终端的上行资源分配信息;基于NR下行帧头位置和上行资源分配信息,在频域窗内对上行无线信号进行相关计算得到5G目标终端的上行能量。本发明相比传统的场强仪定位方式,利用5G NR移动基站发射的下行无线信号,解析出目标终端的PUSCH配置信息,精确计算出5G目标终端的上行能量,根据上行能量,对5G目标终端进行精准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5G NR上行能量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5G制式的NR终端的普及与推进,急需在5G专网移动通信中以及灾害搜索中通过对5G目标终端的NR终端信号进行精确的探测,这样可精准地定位受困人员的位置,方便及时挽救受困的人民群众。
以往的探测方式是应用在2G、3G、4G场景下的,由于5G NR的帧结构、且获取目标终端的特定标识C_RNTI的方式发生了改变、5G上行PUSCH DMRS序列的生成方式、以及频域、时域映射方式和其他制式并不相同,所以以往其他制式的上行能量探测方式并不能应用在5G场景中。
场强仪的探测方式,设计中没考虑到5G目标终端的特定标识C_RNTI,在多用户干扰或者目标距离较远时,NR目标信号源已经淹没在干扰中,场强仪已经无法分辨出目标终端;并且5G的信号对比其他制式衰减得更快,采用场强仪方式可能搜索不到弱信号的帧同步点的位置,从而增加了对5G NR信号源进行精确探测的难度。
综上,因此急需提供一种特定应用在5G NR中的上行能量的测量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5G NR上行能量测量方法,包括:接收5GNR移动基站发射的下行无线信号和5G目标终端发射的上行无线信号;对所述下行无线信号进行解析,得到NR下行帧头位置及5G目标终端的上行资源分配信息,所述5G目标终端的上行资源分配信息至少包括5G目标终端PUSCH所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长度以及PUSCH DMRS的配置参数;基于NR下行帧头位置和5G目标终端PUSCH所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长度以及PUSCH DMRS的配置参数,在频域窗内对所述上行无线信号进行相关计算得到5G目标终端的上行能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作出如下改进。
可选的,所述基于NR下行帧头位置和5G目标终端PUSCH所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长度以及PUSCH DMRS的配置参数,在频域窗内对所述上行无线信号进行相关计算得到5G目标终端的上行能量,包括:
基于5G 3GPP协议定义的上下行的定时关系,根据NR下行帧头位置,得到NR上行帧头位置;
对所述上行无线信号的PUSCH时域信号进行时频变换,得到目标PUSCH时频资源格;
设定频域窗大小,根据频域窗大小进行滑动,将包含目标信号PUSCH DMRS窗块从目标PUSCH时频资源格中提取出来,得到多个PUSCH DMRS窗块;
计算每一个PUSCH DMRS窗块在频域搜索窗内的信道估计值H;
对所述信道估计值H进行频偏纠正和时偏纠正,得到纠正后的信道估计值H’;
根据每一个PUSCH DMRS窗块的信道估计值H’,计算得到5G目标终端的功率值,所述5G目标终端的功率值为所述5G目标终端的上行能量。
可选的,对所述上行无线信号的PUSCH时域信号进行时频变换,得到目标PUSCH时频资源格,包括:
将上行无线信号的PUSCH时域信号按照配置的子帧长度,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目标PUSCH时频资源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恒达安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恒达安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72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