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稳定性二氧化氯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7240.5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6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张保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火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59/00 | 分类号: | A01N59/00;A01N25/02;A01P1/00;A01P3/00;A61K8/20;A61K8/23;A61K8/19;A61K8/22;A61Q11/00;A61Q19/10;A61Q17/00;C01B11/02 |
代理公司: | 太原申立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5 | 代理人: | 孙乐 |
地址: | 650500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性 氧化 消毒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稳定性二氧化氯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稳定性二氧化氯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取具体原料具体组成份;亚氯酸纳固体35份、98%浓硫酸溶液15份、碳酸纳固体25份;双氧水8份、氢氧化钠溶液8份及其水若干份,将亚氯酸纳固体、98%浓硫酸溶液和碳酸纳固体分别投入到不同的混合罐内部,倒入一定比例的水进行混合,对不同混合罐分别加装搅拌器进行搅拌,亚氯酸纳固体与水混合液体进行过滤后得到亚氯酸纳溶液。本发明提供的稳定性二氧化氯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具有活化率高,使用时,盐酸做还原剂与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反应,即可直接投加于水厂水质净化;环保绿色无“三致”物质产生,无二次污染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氯消毒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稳定性二氧化氯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消毒剂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消毒剂按照其作用的水平可分为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灭菌剂可杀灭一切微生物使其达到灭菌要求,包括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化氯、氯气、硫酸铜、生石灰、乙醇等。
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到橙黄色的气体,是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低浓度的二氧化氯具有青草和泥土的混合气味,高浓度时具有与氯气相似的刺激性气味,具有强烈刺激性,接触后主要引起呼吸道刺激,吸入高浓度可发生肺水肿,能致死,对呼吸道产生严重损伤,高浓度的本品气体,可能对皮肤有刺激性。皮肤接触或摄入本品的高浓度溶液,可能引起强烈刺激和腐蚀,长期接触高浓度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
现有采用二氧化氯气体形态进行消毒,容易飘散,消毒过程接触可能性较差,影响消毒效果,以气态方式储存运输,储存寿命短,稳定性较差。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稳定性二氧化氯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提供一种的稳定性二氧化氯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稳定性二氧化氯消毒剂,其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亚氯酸纳固体30-40份、98%浓硫酸溶液10-20份、碳酸钠固体20-30份、双氧水5-10份、氢氧化钠溶液5-10份以及水若干份。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二氧化氯消毒剂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取具体原料具体组成份;亚氯酸纳固体35份、98%浓硫酸溶液15份、碳酸纳固体25份;双氧水8份、氢氧化钠溶液8份及其水若干份;
步骤二:将亚氯酸纳固体、98%浓硫酸溶液和碳酸纳固体分别投入到不同的混合罐内部,倒入一定比例的水进行混合,对不同混合罐分别加装搅拌器进行搅拌,亚氯酸纳固体与水混合液体进行过滤后得到亚氯酸纳溶液,98%浓硫酸溶液与水混合后得到稀硫酸溶液,碳酸钠固体与水混合液体进行过滤后得到碳酸钠溶液;
步骤三:将亚氯酸纳溶液倒入反应釜内部,稀硫酸溶液倒入到计量罐内部,计量罐加装到反应釜上,进行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缓慢滴加稀硫酸溶液完成后,然后加入碳酸钠溶液、双氧水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吸收,常温密闭调节下,反应时间为40-60分钟,最后得到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亚氯酸纳固体与水混合比例为1∶3.4,98%浓硫酸溶液与水混合比例为1∶2.2,碳酸钠固体与水混合比例为1∶5.8。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搅拌器转速为600-900r/min,搅拌时间为10-20分钟。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稳定性二氧化氯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稳定性二氧化氯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
1、活化率高,使用时,盐酸做还原剂与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反应,即可直接投加于水厂水质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火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明火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72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