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整体钢平台的侧向支撑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26430.5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36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黄玉林;张龙龙;左自波;潘曦;杜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28 | 分类号: | E04G3/28;E04G5/04;F15B21/08;F15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体 平台 侧向 支撑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整体钢平台的侧向支撑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用于预防整体钢平台在极端环境下受强风载荷导致的侧向变形。它包括竖向间隔设置于筒架支撑柱上的第一侧向支撑和第二侧向支撑,侧向支撑驱动机构、侧向压力监测模块、竖向驱动机构、竖向定位机构以及传动齿条,位于上方的第二侧向支撑的安装高度可调节;第一侧向支撑和第二侧向支撑上均设有一对侧向支撑驱动机构,侧向支撑装置的末端设有侧向压力监测模块,竖向定位机构对称分布于筒架支撑柱的两侧;竖向驱动机构位于竖向定位机构的上方;传动齿条的下端固定设置于第一侧向支撑上,传动齿条的齿条部与转动齿轮形成齿轮齿条啮合配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整体钢平台的侧向支撑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整体钢平台给超高层建筑施工带来诸多便利,人员、机械设备、材料甚至塔吊都集成于整体钢平台的平台结构上,因此,整体钢平台的安全性、稳定性能至关重要。据统计,超高层建筑施工最危险的工况是大风环境,在风环境极其恶劣时,超高层施工也会被停止。由于整体钢平台所处的高度很高,其周围的风力远远超过地面风速大小,整体钢平台钢结构模架虽然重量很大,但其体型较大,在极端天气下,整体钢平台受到周围风载荷的影响,整体钢平台架体钢结构件可能发生变形、弯曲。整体钢平台在频繁的风载荷作用下,整体钢平台筒架支撑柱以及结构连接角点容易产生形变。相对于质量较轻的整体钢平台结构,大风恶劣环境,整体钢平台可能发生微侧移,因此,整体钢平台侧向支撑装置比较重要,能够避免风环境载荷下的整体钢平台施工过程风不安全性。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钢平台侧向支撑装置及使用方法,通过提供一种压力监测、竖向位置可控的自动化装置,预防整体钢平台在极端环境下受强风载荷导致的侧向变形、侧向平移甚至倾覆现象,降低施工过程中侧向载荷对钢结构变形的影响,提高了极端天气下整体钢平台搁置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并实现了整体钢平台侧向支撑的科学性、安全性、定量性、灵活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整体钢平台的侧向支撑装置,所述整体钢平台包括若干层平台层,所述平台层之间设置筒架支撑柱,所述侧向支撑装置包括:
侧向支撑系统、侧向支撑驱动机构,侧向压力监测模块、竖向驱动机构、竖向定位机构以及传动齿条;
所述侧向支撑系统包括竖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筒架支撑柱上的第一侧向支撑和第二侧向支撑,位于上方的第二侧向支撑的安装高度可调节,位于下方的第一侧向支撑安装高度固定不变;所述第一侧向支撑和所述第二侧向支撑上均设有一对所述侧向支撑驱动机构,所述侧向支撑驱动机构的末端设有侧向压力监测模块;
所述竖向定位机构对称分布于所述筒架支撑柱的两侧;所述竖向驱动机构固定于筒架支撑柱上,且位于所述竖向定位机构的上方;所述传动齿条的下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向支撑上,所述传动齿条的齿条部与竖向驱动机构的转动齿轮形成齿轮齿条啮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平台层包括顶层、中间层以及支撑层,所述支撑层设有支撑销,所述支撑销与混凝土剪力墙上的预留支撑洞相配合,从而将整体钢平台搁置于混凝土剪力墙上,即进入施工平台上的人员、机械作业状态。
进一步地,位于中间层和支撑层之间的筒架支撑柱上分别设有上部连接件、中部连接件以及下部连接件,所述上部连接件的两侧设置竖向驱动机构;所述中部连接件能够在所述竖向驱动机构作用下沿着所述筒架支撑柱爬升和下降。为了取材和施工方便,上部连接件、中部连接件以及下部连接件由矩形钢框制作而成。该矩形钢框通过螺丝固定安装于筒架支撑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侧向支撑驱动机构包括油缸底座和侧向油缸,所述油缸底座与所述下部连接件螺栓连接,所述侧向油缸的柱塞杆前端设置所述侧向压力监测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64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