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楼道智能换气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5400.2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8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特斯联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03 | 分类号: | F24F7/003;F24F7/06;F24F8/108;F24F8/158;F24F8/167;F24F11/89;F24F11/52;F24F11/88;F24F11/64;F24F11/74;F24F1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李晶 |
地址: | 430060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和平大道750号绿***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道 智能 换气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通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楼道智能换气系统及方法,该楼道智能换气系统包括空气净化循环系统、监控模块和通风控制模块,所述空气净化循环系统设置于楼道通风口处;所述监控模块设置于每层楼道内,用于监测楼道空气环境;所述通风控制模块与所述监控模块和所述空气净化循环系统连接,并根据所述监控模块监测的空气环境控制所述空气净化循环系统进行通风换气。本发明提供的楼道智能换气系统,通过在每层楼道内设置监控模块和空气净化循环系统,根据监控模块监测的空气环境控制空气净化循环系统进行通风换气,有效对楼道内的空气质量进行调节,改善楼道内环境,满足建筑物楼道内换气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通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楼道智能换气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智能建筑也快速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对于室内的通风系统也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智能,楼道通风换气控制系统可谓是楼道的大脑,一般楼道的通风换气系统包括消防排风排烟系统,楼道送风系统,以及日常用送排风系统,从实际情况出发,将某些消防排烟和日常排风进行了有效的结合,对于通风换气系统而言,楼道的智能化控制可以大大节约人力资源,在温湿度和空气质量探测点区域进行适当调节,例如通过对空气净化的开启程度,而使得人员有一个较好的工作居住环境,同时也起到了节能降耗的效果,工作人员通过对系统参数的设定使得各功能区域有这相应的温湿度以及良好的通风效果。
然而现有的楼道通风换气控制系统还不完善,大多都是采用单一的引风结构,由于建筑结构不一,很多户型无法很好的与外界进行空气交换,而且楼道内无具有净化作用的新风系统,大都只是排风管的作用,无法用于送风补偿,对整栋楼层的新风调节作用不强,且预警功能差等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的楼道通风换气控制系统,大多都是采用单一的引风结构,由于建筑结构不一,很多户型无法很好的与外界进行空气交换,对整栋楼层的新风调节作用不强,且预警功能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的楼道通风换气控制系统,大多都是采用单一的引风结构,由于建筑结构不一,很多户型无法很好的与外界进行空气交换,对整栋楼层的新风调节作用不强,且预警功能差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楼道智能换气系统,包括:
空气净化循环系统,所述空气净化循环系统设置于楼道通风口处;
监控模块,所述监控模块设置于每层楼道内,用于监测楼道空气环境;
通风控制模块,所述通风控制模块与所述监控模块和所述空气净化循环系统连接,并根据所述监控模块监测的空气环境控制所述空气净化循环系统进行通风换气。
根据本发明的楼道智能换气系统中,通过在每层楼道内设置监控模块和空气净化循环系统,根据监控模块监测的空气环境控制空气净化循环系统进行通风换气,有效对楼道内的空气质量进行调节,改善楼道内环境,满足建筑物楼道内换气要求。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楼道智能换气系统,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净化循环系统包括风箱、风机、出风口、室内循环风口、新风系统以及空气过滤器,所述出风口和所述风机设置于风箱的一端,所述室内循环风口和所述新风系统的新风进风口设置于所述风箱的另一端,所述空气过滤器设置于所述风箱内,并位于所述出风口与所述新风进风口之间,且所述新风进风口与所述新风系统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室内循环风口与所述新风系统的回风口连通,所述风机与所述通风控制模块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内循环风口处设置有第一风阀,所述新风进风口处设置有第二风阀,所述室内循环风口和所述新风进风口上均设置有风量风压监测传感器,所述通风控制模块与所述风量风压监测传感器、所述第一风阀和所述第二风阀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特斯联智能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特斯联智能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54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滤光片、镜头模组和成像模组
- 下一篇:一种建筑环保排水系统及排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