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高陡护坡基材中决明种子萌发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24638.3 | 申请日: | 2021-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9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 发明(设计)人: | 夏振尧;高峰;肖海;郭萍;许文年;刘文景;张千恒;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G22/40;A01G22/00;A01G24/10;A01G24/20;A01C1/08;E02D17/20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护坡 基材 中决明 种子 萌发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高陡护坡基材中决明种子萌发的方法,通过化学、生物措施结合起来破除决明种子的休眠,整坡,挂网,配制高陡护坡基材基础层和表面层,喷播和养护。该方法可以打破决明硬实种子的休眠机制,显著提高决明子萌发速率,克服当前的植被护坡技术中草本植物和灌木植物不能同时施工,不能协同生长的问题,为植被护坡工程中灌木种子发芽、生长提供适应环境,决明灌木种子成活率高,施工工艺便捷,降低成本的同时,达到草、木有机结合的立体绿化的修复目的,对边坡生态防护工程的生态演替、物种多样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边坡防护和生态修复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在边坡生态防护工程中,提供一种促进高陡护坡基材中决明种子萌发的方法,在不影响高陡边坡草本植物护坡的条件下提高植被群落的抗蚀性、稳定性、多样性及演替。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开展,在人力或机械的介入下公路、铁路、水利、电力、采矿等工程实施过程中,工程活动大规模的改变了地表结构,破坏生态系统的空间连续性,对生态系统造成了强烈干扰,植被大量破坏,次生裸地伴随出现,形成了许多裸露的高陡边坡,进而导致在工程扰动区内出现生物多样性降低、水源涵养能力下降、水土保持功能丧失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工程所在地及周边的环境、景观及可持续发展。
将高陡边坡植被防护与工程防护有机结合,坡面种植植被后,植物的根系增强了坡面表层稳定,因而对边坡稳定起到重要作用。其有效解决了高陡边坡坡面局部失稳、易溜坍、易冲刷的问题,对生态修复的长效性有着重要影响。
目前,很多生态修复技术在施工完成后的早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解决了草本植物在植被混凝土中生长的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植被因基材保水保肥能力的退化或因物种的单一性等问题而出现后期植被死亡导致生态修复的失败。国内植被护坡发展趋势是不满足于单一品种的植草绿化,而是选用多品种结合取得综合绿化效果。而灌木植物对水泥的耐受性较差,加之灌木植物的种籽体积更大、内结构更复杂,对萌发着床的生境质量要求更高。其中决明作为一种常见的灌木固土护坡植物种,具有耐旱、耐瘠薄、固氮能力强、病虫害少、种子要用价值高且产量大等优点,可作为边坡早期演替植物。它能较好的稳固边坡并增加土壤中速效氮等养分,进行边坡的生物防护和具备抗侵蚀功能。但在碱性较高的混凝土边坡中,决明子不宜栽培,发芽率普遍较低,有些种子即便发芽,幼苗受到盐碱(水泥)胁迫,难以存活,严重影响到受损边坡生态系统向更复杂的植被群落演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高陡护坡基材中决明子萌发的方法,提高了决明子在高陡护坡基材中的发芽率和存活率,并缩短了发芽时间,达到草、木有机结合的立体绿化的修复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促进高陡护坡基材中决明种子萌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决明子预处理,通过化学、生物措施结合,破除决明子的休眠,筛选出颗粒饱满具有萌发活性的决明子;
S2、对坡面清理平整,然后在坡面上铺设锚钉和网片,使得高陡护坡基材能固着在坡面上;
S3、配制高陡护坡基材,包括基础层和表面层,并将S1处理后的决明子种子加入到表面层中,然后依次将基础层和表面层喷播到坡面上,对基材进行养护,促进高陡护坡基材中决明子的萌发。
进一步地,S1中所述的化学、生物措施是将决明子先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无菌水浸洗后再用热水浸泡,最后用GA3溶液浸种,无菌水浸洗,在阴凉处晾干备用。
更进一步地,高锰酸钾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2.5%,浸泡时间为15-25min,后用无菌水浸洗3-8次次;热水温度为60-85℃,放入热水中自然冷却后捞起;GA3溶液的浓度为150-200mg/L,浸种时间为30-45min,后用无菌水浸洗3-5次。
进一步地,S2中坡面整理时,清除坡面的杂草、残留植被、落叶枯枝、浮土浮石松散物,若存在倒坡或凹陷坡面,在坡面钻出孔洞,再进行削坡或浆砌块料填筑方式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46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