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的车轮保持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3856.5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4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中桥和树;中川健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B29/00 | 分类号: | B60B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王培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车轮 保持 | ||
本发明的车辆用的车轮保持件(10)具有棒状的形状,并具有:螺纹部(11),设置于基端侧的端部,并设置有能够与设置于轮毂(30)的轮毂螺栓孔(303)螺合的公螺纹;保持部(12),比螺纹部(11)向前端侧突出,并在外周未设置螺纹;以及工具插入孔(14),向基端侧的端面露出,并能够插入用于使车轮保持件(10)旋转的工具(40),工具插入孔(14)的底面(141)位于比螺纹部(11)的前端侧的一端更靠前端侧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的车轮保持件。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用于车轮的更换作业时的车轮保持件(在专利文献1中称为“车轮引导件”)。该车轮保持件具有棒状的形状,在长条方向的一个端部设置有螺纹部。而且,该车轮保持件构成为通过使螺纹部与设置于轮毂的螺栓孔螺合而能够安装于轮毂。在将车轮安装于轮毂时,将该车轮保持件安装于轮毂,并使该车轮保持件插通至设置于车轮的轮毂螺栓插通孔。由此,能够使车轮保持于相对于轮毂定位的状态。在从轮毂取下车轮时,将固定车轮的多个轮毂螺栓中的1个更换为该车轮保持件。由此,由车轮保持件保持车轮,使得在取下了所有的轮毂螺栓的时刻车轮不会落下。
然而,在车轮的更换作业中,若车轮与安装于轮毂的车轮保持件碰撞,则存在车轮保持件折损的情况。另外,由车轮保持件保持车轮,因此存在车轮保持件因反复的使用而劣化并折损的情况。而且,若车轮保持件在安装于轮毂的状态下折损,则存在折损的车轮保持件的一部分(以下,存在记述为“折损片”的情况)残留在轮毂的情况。若残留在轮毂的折损片的从车轮安装面的表面的突出尺寸较小、或者折损片未从轮毂的表面突出,则难以抓住并转动残留于轮毂的折损片,因此难以从轮毂取下。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例如,必须使用在残留于轮毂的折损片形成反螺纹的螺孔并使反螺纹的螺栓与形成的螺孔螺合并旋转来除掉之类的方法,从而在折损片的除去的作业上需要花费工夫。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2-5120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是在安装于轮毂的状态下折损的情况,也能够容易地从轮毂除掉残留于轮毂的折损片的车轮保持件。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是能够相对于轮毂(30)装卸并在安装至上述轮毂(30)的状态下能够保持车轮(32)的棒状的车辆用的车轮保持件(10、20),其中,上述车轮保持件(10、20)具有:螺纹部(11),在轴线方向的一方设置于端部(基端侧的端部)的一侧,并在外周面形成有能够与形成于上述轮毂(30)的轮毂螺栓孔(303)螺合的公螺纹;和第一部分,向与上述螺纹部(11)的上述一个端部(基端侧的端部)相反的一侧(前端为w)延伸突出,并且能够插通于在上述车轮(32)形成的轮毂螺栓插通孔(322),至少在上述螺纹部(11)形成有工具插入孔(14),上述工具插入孔(14)向上述一个端部的端面开口,并且能够插入用于使上述车轮保持件(10、20)旋转的工具(40),上述工具插入孔(14)形成为:其底面(141)在上述螺纹部(11)与上述轮毂螺栓孔(303)螺合的状态下位于比上述轮毂(30)的形成有上述轮毂螺栓孔(303)的面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
在该情况下,能够应用以下结构,即,上述工具插入孔(14)的底面(141)位于比上述螺纹部(11)与上述第一部分(保持部(12))的边界(B)靠与上述一个端部(基端侧的端部)相反的一侧(前端侧)的位置。
若这样构成本发明,则当车轮保持件(10、20)在安装于轮毂(30)的状态下折损的情况下,通过将工具(40)插入于在残留于轮毂(30)的折损片(15)的折损面(16)露出的工具插入孔(14)并使折损片(15)旋转,能够从轮毂(30)取下折损片(15)。
能够应用第一部分(保持部(12))具有外径为螺纹部(11)的外径以上的部分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38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