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智能化物联网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3565.6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1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唐华瑞;韩灵杰;杨柳;陈彦恒;王晓靖;赵亮;袁媛;闫玉萍;卞家胜;吴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D5/14 | 分类号: | G01D5/14;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牟望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智能化 联网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建筑智能化物联网管理系统,包括应力数据采集模块、SPWM控制模块和滤波发射模块、异常比较模块,设置SPWM控制信号,SPWM控制信号是根据采集建筑项目应力数据的一定频率周期调制的同步控制信号,设置应力数据的参考信号电压值,利用运放器AR3直接判断比较参考信号和运放器AR2输出信号电压值,根据运放器AR3输出电压信号控制MOS管Q5、MOS管Q4导通,将JHYC应力数据采集器输出信号分为不同的三通道发送至系统终端内,系统终端根据不同发射器接收的信号,直接对数据信号处理或直接预警,无需占据物联网管理系统CPU判断数据异常的功能,且模拟电路代替物联网管理系统CPU判断,降低了数据判断的故障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建筑智能化物联网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建筑施工项目存在体量大、施工工期端、工序穿插多、人员流动幅度大等难题,安全监管的难度较大。同时在监管过程中还由于涉及材料种类较多,吊塔、电梯等施工设备数据信息不全面并且不准确等等困难,而联网是一个基于传感器的感知技术,结合各种网络及组网,使各个传感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的系统,物联网可以实现人与物之间的识别和感知,对物具有智能管理作用。
建筑进行物联网智能化管理,可以大大加强建筑施工管理,物联网不仅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各种智能技术,扩充其应用领域,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发现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然而建筑施工的数据具有冗杂、实时性特点,尤其是建筑施工中的应力数据需要实时监控分析,而传感器获得的应力数据信息具有实时性,按一定的频率周期性的采集信息,会占据物联网管理系统CPU处理率的20% 以上,加重处理器负担,同时物联网管理系统CPU计算项目较多,一旦一个计算失误,就会影响另外一个项目的计算结果,也即是物联网管理系统CPU计算故障率不可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能够通过模拟电路直接分离异常应力数据,根据判断结构分为三通道发送至系统终端,分担物联网管理系统CPU负担。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建筑智能化物联网管理系统,包括应力数据采集模块、SPWM控制模块和滤波发射模块、异常比较模块,所述应力数据采集模块选用型号为JHYC应力数据采集器按照一定频率周期性地采集建筑项目应力数据,经运放器AR1缓冲信号输入继电器K1内,所述SPWM控制模块接收SPWM控制信号,SPWM控制信号是根据采集建筑项目应力数据的一定频率周期调制的同步控制信号,SPWM控制信号控制三极管Q1基极,三极管Q1控制继电器K1的开关,继电器K1得电时,应力数据采集模块输出信号至异常比较模块内,反之,应力数据采集模块输出信号至滤波发射模块内;
所述异常比较模块包括运放器AR2,运放器AR2的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8、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运放器AR2的同相输入端接电阻R9、电容C6的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9的另一端接电阻R7、电容C5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接继电器K1的触点3,运放器AR2的输出端接电容C5的另一端、运放器AR3的同相输入端和电阻R11的另一端、MOS管Q4的漏极和MOS管Q5的漏极、继电器K1的触点4,运放器AR3的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接运放器AR4的输出端和运放器AR4的反相输入端,运放器AR4的同相输入端接参考信号,此参考信号为与应力数据采集模块输出信号对应的标准信号,运放器AR3的输出端接三极管Q3、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MOS管Q4的栅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接电源+5V,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MOS管Q5的栅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接电源+5V,MOS管Q5的源极接信号发射器E2,MOS管Q4的源极接信号发射器E1。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采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35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罐头开启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本体的阀体结构尺寸参数智能化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