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耐受盐胁迫导致的渗透胁迫的基因、分子标记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223406.6 申请日: 2021-03-01
公开(公告)号: CN112941084B 公开(公告)日: 2022-04-05
发明(设计)人: 蒋才富;梁晓燕;王向峰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5/29 分类号: C12N15/29;C07K14/415;C12Q1/6895;C12Q1/6858;C12N15/11
代理公司: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陈波
地址: 100193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玉米 耐受 胁迫 导致 渗透 基因 分子 标记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耐受盐胁迫导致的渗透胁迫的基因、分子标记和应用;所述基因,其编码核苷酸序列选自:(a)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b)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经取代、缺失和/或增加一个或多个核苷酸且表达相同功能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在此抗盐QTL基因内,鉴定了一个位于其内含子上在抗感材料间存在差异的缺失标记。该标记与玉米抗盐性连锁,可作为玉米抗盐分子标记,本发明提供了检测该抗盐分子标记的引物和方法。由于玉米抗盐属数量性状遗传,表型分析耗时费力,本发明所述的QTL基因、分子标记、化合物和引物可以应用于玉米的抗盐育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抗盐相关基因、分子标记和应用。

背景技术

盐胁迫分布广泛,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农民的生产生活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全球大约有8亿多公顷的土地存在含盐量过高的状况(Munns and Tester,2008),且面积还有继续扩张的趋势(Yang and Guo,2018)。我国有六个主要的玉米种植区,其中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北方春播玉米区、西北内陆玉米区总产占全国产量的80%,而这三个玉米主产区处于土地盐碱化较严重的地域(王志强,2017)。盐渍化的土壤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导致发育缓慢、叶片发黄、产量下降,严重时甚至死亡。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被广泛种植,土地盐碱化会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因此,深入研究玉米抗盐机制,培育优良耐盐品种,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化发展的重要环节。

盐胁迫主要是由土壤中高浓度的钠离子和氯离子造成的,一般来说,主要分为渗透胁迫和离子胁迫,且渗透胁迫在较早期出现(Munns and Tester,2008)。土壤或水中高浓度的盐会产生渗透胁迫,过多的盐导致根部的水势降低,植物吸收水分的能力下降,(Hasegawa et al.,2000),导致植物水分缺失(Yang and Guo,2018)。而离子胁迫主要来源于植物细胞内离子的毒害作用。植物响应盐胁迫存在多种机制,主要分为两个层面:离子稳态的调控和代谢物及细胞活性的调控(Yang and Guo,2018)。近年来玉米抗盐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离子稳态的调控,如HKT家族的离子转运体NC1,能够调控玉米中Na+的转运(Zhang et al.,2018),NC2能够调控玉米中K+的转运(Cao et al.,2019),进而影响玉米的抗盐性。植物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响应盐胁迫的机制,除了有各种转运体会将离子运出体外或区域化,还会形成例如糖、脯氨酸、甜菜碱等代谢物质维持膨压。现有的研究表明,植物受盐胁迫时,甜菜碱的浓度迅速升高,保持细胞质与液泡之间渗透平衡,避免细胞脱水(Chen and Murata,2008)。脯氨酸通过增加细胞渗透压变化、活性氧解毒、保证膜的垂直度和酶/蛋白质的活性调节来保护植物免受胁迫(Kavi Kishor andSreenivasulu,2014)。而玉米中盐诱导的渗透胁迫相关的机制还不是很清楚。

在胁迫条件下,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寻找标志代谢物,利用标志性代谢物,探寻相对应的抗盐基因型,并开发分子标记,是实现作物改良的一个新的途径。由于代谢物的鉴定、代谢检测方法和流程的一些不确定性(Chen et al.,2016;Copenhaver et al.,2012;Deng et al.,2017;Wen et al.,2014),使得相关研究进展缓慢。希望随着研究方法和相关研究的不断发展,多组学运用能为植物抗盐研究做出更大贡献,为作物改良提供更多可能(Fang et al.,2016;Kumar et al.,2017)。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玉米抗盐相关基因,所述基因其编码核苷酸序列选自:

(a)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

(b)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经取代、缺失和/或增加一个或多个核苷酸且表达相同功能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34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