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区域切片方法、3D打印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23371.6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35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刘佳仑;沈文何;刘正国;李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64/386 | 分类号: | B29C64/386;B29C64/393;B33Y50/00;B33Y50/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黎扬鹏 |
地址: | 43006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区域 切片 方法 打印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区域切片方法、3D打印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分区域切片方法包括根据几何模型边界进行切片,获得多个切片层及其外轮廓,识别出内凹层和非内凹层,根据内凹层的外轮廓生成内凹层的边界轮廓,根据非内凹层的外轮廓生成非内凹层的内轮廓,将各切片层的内部域设置为具有第一打印精度,将各切片层的外部域设置为具有第二打印精度等步骤。当将本发明分区域切片方法应用于3D打印,使用精度较低的第一打印精度打印各切片层的内部域,可以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取得较高的打印速度,而使用较高的第二打印精度可以满足外部域的较高的打印精度要求,从而取得打印精度和打印速度之间的平衡。本发明广泛应用于3D打印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分区域切片方法、3D打印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其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材料种类丰富、工作环境要求低,但现有技术存在打印精度与打印速率不匹配的问题,例如打印速率越快打印精度越低,因此经常出现受制于为了获得较高的打印精度,需要牺牲打印速率,造成生产效率下降等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区域切片方法、3D打印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获取要进行3D打印的几何模型边界;
根据所述几何模型边界进行切片,获得多个切片层以及各所述切片层的外轮廓;
识别多个所述切片层中的内凹层和非内凹层;
根据所述内凹层的外轮廓,生成所述内凹层的边界轮廓;所述内凹层的外轮廓内的区域为所述内凹层的内部域,所述内凹层的外轮廓与边界轮廓之间的区域为所述内凹层的外部域;
根据所述非内凹层的外轮廓,生成所述非内凹层的内轮廓;所述非内凹层的内轮廓内的区域为所述非内凹层的内部域,所述非内凹层的内轮廓与外轮廓之间的区域为所述非内凹层的外部域;
将各所述切片层的内部域设置为具有第一打印精度,将各所述切片层的外部域设置为具有第二打印精度。
进一步地,识别多个所述切片层中的内凹层和非内凹层,包括:
获取各所述切片层对应的倾斜角;所述倾斜角为对应切片层在剖面上的延伸方向,与对应切片层及下一切片层相应点连线之间的夹角;
当一所述切片层对应的倾斜角小于90°,且该所述切片层的上一切片层对应的倾斜角大于90°,将该所述切片层确定为所述内凹层,反之将该所述切片层确定为所述非内凹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打印精度高于所述第一打印精度。
进一步地,所述内凹层中外轮廓与边界轮廓相应点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打印精度。
进一步地,所述非内凹层中外轮廓与内轮廓相应点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打印精度。
进一步地,所述几何模型是stl格式。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一种3D打印方法,包括:
通过实施例中的用于3D打印的分区域切片方法,获得多个所述切片层以及各所述切片层各区域的打印精度;
以相应的打印精度对各所述切片层各区域进行3D打印。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一种计算机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加载所述至少一个程序以执行实施例中的用于3D打印的分区域切片方法或3D打印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33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丝装置以及HWCVD设备
- 下一篇:一种曲板打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