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叉双旋翼直升飞机及平尾操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22754.1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06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贤宇;印明威;海日汗;包长春;徐震翰;李京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清航紫荆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5/02 | 分类号: | B64C5/02;B64C5/10;B64C27/82;B64C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王会会 |
地址: | 102101 北京市延***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叉 双旋翼 直升飞机 操控 系统 | ||
1.一种平尾操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部件、转动部件(20)和两个平尾(10),两所述平尾(10)能够通过相应所述转动部件(20)转动支撑于机身,所述转动部件(20)的中心轴平行于所述平尾(10)的长度延伸方向,所述驱动部件用于驱动两所述平尾(10)绕所述转动部件(20)的中心轴转动;还包括中心杆(30),所述中心杆(30)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两个所述平尾(10),所述中心杆(30)通过所述转动部件(20)转动支撑于所述机身,所述驱动部件驱动所述中心杆(30)绕其中心轴转动;
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舵机(50)和连接件(40),所述连接件(40)的一端与所述舵机(50)的驱动轴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中心杆(30)连接固定,所述舵机(50)的驱动轴能够沿竖直方向动作以通过所述连接件(40)带动所述中心杆(30)转动;
所述平尾(10)的外轮廓为流线型结构,所述平尾(10)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的内部设置有支撑肋筋(11),所述中心杆(30)的端部穿过所述支撑肋筋(11)并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肋筋(11);
或者,所述平尾(10)的外轮廓为流线型结构,所述平尾(10)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的内部设置有支撑肋筋(11),所述中心杆(30)至少端部轴段为实体结构,所述支撑肋筋(11)朝向所述中心杆(30)的侧壁设置有安装槽,所述中心杆(30)端部部分轴段支撑于所述安装槽,还包括轴向布置的螺钉(12),所述螺钉(12)穿过所述安装槽的底壁连接固定所述中心杆(30);
所述连接件(40)包括套筒(401),所述中心杆(30)的中间杆段套设于所述套筒(401)内部,并且所述中间杆段和所述套筒(401)设置有径向延伸的同轴通孔,用于安装固定螺栓;
所述连接件(40)与所述舵机(50)的驱动轴二者通过球轴承连接,所述连接件(40)朝向所述舵机(50)的一端包括U型安装架(402),所述球轴承安装于所述U型安装架(402)的两平行壁之间;
其中所述舵机(50)为直线舵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尾操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件(20)包括轴承座(201)和轴承(202),所述轴承(202)包括相对转动的内圈(2022)和外圈(2021),所述轴承(202)的外圈(2021)安装固定于所述轴承座(201)的安装孔,所述内圈(2022)与所述中心杆(30)定位安装,并且所述中心杆(30)的端部穿过相应侧的所述内圈连接固定所述平尾(1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尾操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挡圈(23),所述轴承座(201)的内孔为台阶孔,所述台阶孔包括大径孔段和小径孔段,二者连接位置形成台阶面,所述大径孔段还设置有环形凹槽,用于安装所述弹性挡圈(23),所述轴承的外圈(2021)安装于所述台阶面和所述弹性挡圈(23)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尾操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挡圈(21),所述中心杆(30)上还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挡圈(21)配合安装的限位凹槽,所述限位挡圈(21)用于限制所述内圈(2022)向外的轴向位移量。
5.一种交叉双旋翼直升飞机,包括机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平尾操控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清航紫荆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清航紫荆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275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