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埋式酸性土壤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22664.2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89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徐乐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鄞州华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B09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埋式 酸性 土壤 修复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埋式酸性土壤修复装置,属于土壤修复领域,本方案通过多个预埋式修复管均匀分布插设于土壤内,阳光照射在光学发热板上产生的热量使得支撑杆与连接环之间转动呈垂直状,通过多个支撑杆之间的阻热层遮挡阳光直接照射土壤表面,当温度过高时,温控式膨胀环快速膨胀,通过顶针将二氧化碳气体扎破,使土壤保护液流出并覆盖在土壤表面,在对土壤加湿的同时降低土壤温度,根据土壤的酸性程度,将导向纤维插设于土壤内部的深度,乳胶球遇酸性土壤破裂,并通过通孔进入土壤内部,达到中和酸性土壤的效果,上侧的修复球在预埋式修复管的内部依次向下滑落,从而对酸性土壤进行持续化的中和修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预埋式酸性土壤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在土壤修复行业,已有的土壤修复技术达到一百多种,常用技术也有十多种,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均制定并开展了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计划,因此也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土壤修复行业。
根据2014年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中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全国土壤污染超标率达16.1%,在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的同时,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更加堪忧,面对土壤污染的严峻局面,国家立法速度明显加快,环保部除了在新《环境保护法》中增加了土壤修复的内容外,日前又公布了新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稿)》,《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的制定实施也被提上日程,土壤大范围污染超标加上国家立法的推动,业内预计将催生万亿级土壤修复市场,然而多位专家却表示,蛋糕虽大但不能盲目乐观,受制于技术、资金、商业模式等多重壁垒,土壤修复产业想在短时间内做大并不现实。
土壤修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目前国内有大量的酸性土壤,酸性土壤不宜种植,且种植产量较低,需要对酸性土壤进行修复,但是按照正常修复的,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时间成本,且在短时间内无法实现。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埋式酸性土壤修复装置,本方案通过多个预埋式修复管均匀分布插设于土壤内,阳光照射在光学发热板上产生的热量使得支撑杆与连接环之间转动呈垂直状,通过多个支撑杆之间的阻热层遮挡阳光直接照射土壤表面,减少土壤内水分流失,当温度过高时,二氧化碳气体遇热使得温控式膨胀环快速膨胀,通过顶针将二氧化碳气体扎破,阻热球内的土壤保护液流出并覆盖在土壤表面,在对土壤加湿的同时降低土壤温度,有效的减少高温对土壤的损坏,根据土壤的酸性程度,将导向纤维插设于土壤内部的深度,乳胶球遇酸性土壤破裂,并通过通孔进入土壤内部,达到中和酸性土壤的效果,位于最下侧的修复球降解后,上侧的修复球在预埋式修复管的内部依次向下滑落,从而对酸性土壤进行持续化的中和修复。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鄞州华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鄞州华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26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