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苯并芳杂环化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222639.4 | 申请日: | 2021-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95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 发明(设计)人: | 马俊杰;王瑜;陈柔棻;刘接卿;吴四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239/88 | 分类号: | C07D239/88;C07D405/04;C07D401/12;C07D405/14;A61K31/517;A61P35/00;A61P37/02;A61P31/0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姜谧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杂环化合物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并芳杂环化合物及其应用,其结构式为本发明对PD‑1/PD‑L1信号通路具有显著抑制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化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苯并芳杂环化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PD-1发现于凋亡T杂交瘤细胞中,因为它与细胞凋亡相关,所以命名为程序化细胞死亡-1(programmed death 1)。PD-1是有效的免疫抑制分子,在癌症和病毒感染等疾病中免疫特异性抗原T细胞起着关键作用。PD-1在各种免疫细胞中均有表达包括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T细胞和活化的单核细胞。然而,PD-1仅表达于活化的T淋巴细胞表面,不表达于静止的T细胞。因此,PD-1可以作为T细胞的激活标记。它内在的负反馈系统调节功能阻止了T细胞的激活,反过来降低自身免疫力,促进自我耐受。PD-1 是免疫球蛋白B7家族的一个268氨基酸残基的跨膜蛋白。主要包括含有蛋白可变区的胞外区和具有磷酸化作用位点胞内区。PD-1的胞外区结构可以特异性的识别其配体 PD-L1/PD-L2,并与之结合。进而募集相关信号以激活下游关键通路,导致T细胞减少或凋亡,使得免疫效应降低。
PD-1的天然配体有两个,分别为PD-L1和PD-L2。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death ligand 1,PD-L1)是大小为40kDa的跨膜蛋白。经干扰素或其他炎症因子刺激后,可在肿瘤等组织中迅速上调[26,27]。PD-1/PD-L1通路的激活,可以传导抑制性的信号,减低T细胞的增殖。除此之外,PD-L1抑制T细胞活性的另一机制是通过与CD80结合,从而抑制T细胞的激活。程序性死亡配体2(Programmed death ligand2,PD-L2)与PD-L1 共享37%的同源序列,主要在活化的NK细胞、DC细胞等细胞中表达上调。由于PD-L1 可以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表达,而且PD-1/PD-L1的解离率高、半衰期短的特性使得 PD-1/PD-L1通路将会能成为一个很好的免疫治疗靶点。因此,PD-L1作为主要的配体,用于研究PD-1/PD-L1通路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中的作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针对PD-1/PD-L1通路的药物在全球范围内被批准上市,其适应症囊括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细胞癌以及膀胱癌等,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其适应症的范围还在不断地扩增。
目前,PD-1/PD-L1抑制剂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抗体药物,同时也是发展较快的一类,目前已有上市药物,如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的Nivolumab(商品名:Opdivo)、默沙东公司的Pembrolizumab(商品名:Keytruda)、罗氏公司的Atezolizumab(商品名:Tecentriq)、默克/辉瑞公司的Avelumab(商品名:Bavencin)、阿斯利康公司的DuValumab(商品名:Imfinzi)以及赛诺菲/合生元公司的Cemiplimab(商品名:Libtayo)。这些抗体对黑色素瘤和非小细胞肺癌均表现出了较高的治疗指数。另一类药物为小分子抑制剂,此类药物的研究要晚于抗体药物,大部分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至今还没有药物上市。然而,基于抗体的免疫疗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不良药物动力学(组织/肿瘤普及率低,半衰期很长,存储和运输过程中的不稳定性,以及缺乏口服生物利用度),免疫原性,只针对细胞外蛋白质或细胞表面蛋白质,细胞内目标效果差,生产困难成本高,产能低和剂型单一等。相比之下,针对上述问题,小分子肿瘤免疫试剂比治疗性抗体更有优势。例如,小分子肿瘤免疫药通常具有良好的口服生物利用度、高的组织和肿瘤穿透率、合理的半衰期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此外,小分子药物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剂型多样,增加了治疗的可及性。因此,开发PD-1/PD-L1小分子抑制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治疗性抗体的不足,提供一种苯并芳杂环化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苯并芳杂环化合物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苯并芳杂环化合物,其结构式为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26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