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弯剪分控耗能机制的震后功能可恢复连梁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21521.X | 申请日: | 2021-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28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朱柏洁;张令心;李行;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4C3/02 | 分类号: | E04C3/02;E04B2/00;E04B1/98;E04H9/02;E04B1/38;E04B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姜海荣 |
地址: |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弯剪分控 耗能 机制 功能 可恢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弯剪分控耗能机制的震后功能可恢复连梁,包括:第一弹性连梁、第二弹性连梁、连接螺栓、锚固件,第一弹性连梁和第二弹性连梁一端通过连接插槽和插接凸块插接,并通过连接螺栓连接,连接插槽和插接凸块的接触面为摩擦面,第一弹性连梁和第二弹性连梁另一端分别通过形状记忆合金加长螺杆、锚固件锚固在剪力墙墙肢上,剪力墙墙肢上设置有几字形抗剪插接键,第一弹性连梁和第二弹性连梁另一端面的形状均为与几字形抗剪插接键相适配的几字形插接面。地震时,第一弹性连梁和第二弹性连梁上下剪切错动驱动摩擦面耗能,连梁端部与墙肢发生转动,驱使形状记忆合金加长螺杆发生塑性变形参与耗能,且震后可快速恢复使用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结构减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具有弯剪分控耗能机制的震后功能可恢复连梁。
背景技术
剪力墙结构以良好的抗震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根据功能和延性的需求往往在剪力墙中间开洞形成连肢剪力墙。实际震害表明,建筑的损伤往往集中于剪力墙的连梁,当连梁完全破坏后,建筑的破坏进一步延伸至剪力墙墙肢。然而,传统构造的连梁以及剪力墙墙肢修复相对困难,修复费用高昂,不利于震后恢复建筑的使用功能。
为此,各国学者对连梁进行一系列的减震设计,可主要归结为两种:一种是剪切耗能型连梁,利用连梁跨中剪切变形驱动阻尼器进行耗能,但该方案未充分利用连梁的弯曲变形;另一种是弯曲耗能型连梁,利用连梁端部与墙肢发生的转动变形,驱动阻尼器进行耗能,但该方案未充分利用其剪切变形;更重要的是,上述两种耗能型连梁在震损后往往需要更换新的阻尼器才可以恢复使用功能,修复成本高,修复时间长。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具有弯剪分控耗能机制的震后功能可恢复连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弯剪分控耗能机制的震后功能可恢复连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梁不能充分利用弯曲与剪切变形机制进行耗能且震后难以修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弯剪分控耗能机制的震后功能可恢复连梁,所述连梁锚固在两个剪力墙墙肢之间,所述连梁包括:
第一弹性连梁,所述第一弹性连梁一端具有连接插槽,
第二弹性连梁,所述第二弹性连梁一端具有插接凸块,所述插接凸块与所述连接插槽插接,且二者通过连接螺栓连接,所述连接插槽的两侧槽壁面均为第一摩擦面,所述插接凸块的两侧外壁面均为第二摩擦面,所述第一摩擦面与所述第二摩擦面摩擦接触;
锚固件,所述锚固件为两个,且分别锚固在两个所述剪力墙墙肢内,所述第一弹性连梁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弹性连梁另一端分别通过用于传递弯矩的形状记忆合金加长螺杆与两个所述锚固件螺接固定;
其中,两个所述剪力墙墙肢上分别与所述第一弹性连梁和所述第二弹性连梁接触的墙面上设置有用于传递剪力的几字形抗剪插接键,所述第一弹性连梁另一端面和所述第二弹性连梁另一端面的形状均带有与所述几字形抗剪插接键相适配的几字形插接面,所述几字形抗剪插接键与所述几字形插接面相配合用以传递剪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15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风道的食品加工烘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扭矩标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