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番荔枝果园防控入侵害虫南洋臀纹粉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1510.1 | 申请日: | 2021-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0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黄鹏;姚锦爱;余德亿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3/10 | 分类号: | A01G13/10;A01G7/06;A01G22/00;G16Y10/05;G16Y40/10;H04N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350013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番荔枝 果园 入侵 害虫 南洋 臀纹粉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番荔枝果园防控入侵害虫南洋臀纹粉蚧的方法,通过监控成像系统对番荔枝果园内入侵害虫南洋臀纹粉蚧的发生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然后根据所述害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及所述番荔枝的生长阶段进行相应防控。本发明该方法能有效控制番荔枝种植过程中入侵害虫南洋臀纹粉蚧的发生和为害,保证番荔枝高品质和产量的同时,显著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对番荔枝的绿色生产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番荔枝果园防控入侵害虫南洋臀纹粉蚧的方法。
背景技术
番荔枝Annona squamosa,又名释迦果、佛头果、赖球果,属番荔枝科番荔枝属,在全球热带地区有栽培,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台湾、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地区,是热带名果之一;其果实肉质甜美、营养丰富,含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脂(酯)类、矿物质、维生素、黄酮和粗纤维等多种营养物质,具有激活脑细胞、增强免疫力、抗肿瘤和抗衰老等多种功效,食、药用价值极高,倍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近年来,随着番荔枝品种的引进和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入侵害虫南洋臀纹粉蚧的发生和为害呈加重之势。南洋臀纹粉蚧Planococcus lilacinus属半翅目粉蚧科,是一种世界性花果害虫,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区,特别是在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和我国台湾尤为常见,寄主达35个科100余种水果、林木和观赏植物;该虫于2007年被我国列入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该虫若虫和成虫常群集刺吸为害果实、嫩叶、幼芽等部分,同时还分泌蜜露诱发煤烟病,直接或间接影响番荔枝的产量、品质和经济价值;此外,该虫体表还覆盖大量蜡质,不易防治。
目前,针对南洋臀纹粉蚧的防控措施还偏重于使用化学农药,种植企业和农户“见虫就打”,既不利于果品安全,也费心、费力、费时,还易造成“3R”(抗药性、残留和再生猖獗)、药害、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负面问题。
为此,能够提供一种绿色、轻简和安全高效的番荔枝果园防控入侵害虫南洋臀纹粉蚧的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番荔枝果园防控入侵害虫南洋臀纹粉蚧的方法,该方法能有效控制番荔枝种植过程中入侵害虫南洋臀纹粉蚧的发生和为害,保证番荔枝高品质和产量的同时,显著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对番荔枝的绿色生产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番荔枝果园防控入侵害虫南洋臀纹粉蚧的方法,通过监控成像系统对番荔枝果园内入侵害虫南洋臀纹粉蚧的发生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然后根据所述害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及所述番荔枝的生长阶段进行相应防控。
本发明通过监控成像系统与番荔枝的生长阶段相结合,提供了一种基于实时监控的番荔枝果园绿色轻简防控入侵害虫南洋臀纹粉蚧的方法,该方法能有效控制番荔枝种植过程中入侵害虫南洋臀纹粉蚧的发生和为害,智能实时监控虫情,保证番荔枝高品质和产量的同时,显著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控害成本。
优选地,所述监控成像系统在所述果园内的布控采用五点取样法或平行线取样法。
本发明采用五点取样法和平行线取样法对调查分布均匀和不均匀的昆虫均能适用,特别适用于介壳虫等活动范围较小、活动能力较弱的昆虫的调查取样,调查结果的准确性较高。
优选地,所述监控成像系统包括环形滑轨、电动滑块、三角支架和监控摄像头;
其中,所述监控摄像头通过所述电动滑块固定在所述环形滑轨上,所述环形滑轨通过所述三角支架固定在地上。
本发明利用电动滑块固定,可使监控摄像头在环形滑轨上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移动,无需人工田间调查,省心省力省时;利用三角支架固定环形滑轨,可保证整个监控设备的稳定性,得到高质量的监测视频和图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15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