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资产管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1073.3 | 申请日: | 202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0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夫;邓柯;黄胜利;李成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质数斯达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06 | 分类号: | G06Q20/06;G06Q20/10;G06Q20/38;G06Q20/40;G06Q40/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4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益***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资产 管理 方法 电子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资产管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旨在提高资产交换时链上资产的可靠性,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区块链网络的节点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订单审理交易,对所述订单审理交易携带的第一签名进行验签;在验签通过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第一签名的签名方是否为相应订单对应的买方或卖方;若是,则将相应订单的订单状态更新为审理状态;响应于订单处理交易,对所订单处理交易携带的第二签名进行验签;在验签通过且所述第二签名的签名方是预设审理方的情况下,如果相应订单的订单状态是审理状态,则对相应订单执行相应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资产管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区块链技术基于区块链网络而实现,区块链网络中的分布式节点设备(以下简称为节点)通过运行区块链程序,从而实现区块数据的生成、共识以及存储,最终达成了数据的防篡改机制,为业务开展提供了安全可信的技术新思路。
区块链技术可应用至多种业务场景,例如金融领域、电子商务领域、商品或原材料溯源领域、电子存证领域等,由于区块链技术实现了数据防篡改机制,因此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展业务,能解决业务参与各方之间的信任危机。
相关技术中,区块链网络上可以发行或托管资产,例如债券、数字货币、ABS资产等,这些发行或托管在区块链网络中的资产可以简称为链上资产。买卖双方可以基于区块链网络可靠地实现链上资产的交换,例如买方通过其托管在链上的数字货币交换卖方托管在链上的债券资产。然而相关技术中,在实施链下资产与链上资产的交换时,由于链下资产的转移和链上资产的结算,分别在不同的系统上执行,因此难以确保链上资产的可靠性。特别是当买卖双方对资产交换产生争议时,如何在争议场景下确保链上资产的可靠性,是区块链网络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资产管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旨在提高资产交换时链上资产的可靠性,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资产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区块链网络的节点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订单审理交易,对所述订单审理交易携带的第一签名进行验签;在验签通过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第一签名的签名方是否为第一目标订单对应的买方或卖方;若是,则将所述第一目标订单的订单状态更新为审理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目标订单是所述订单审理交易所针对的订单;
响应于订单处理交易,对所订单处理交易携带的第二签名进行验签;在验签通过且所述第二签名的签名方是预设审理方的情况下,如果第二目标订单的订单状态是审理状态,则对所述第二目标订单执行相应处理;其中,所述第二目标订单是所述订单处理交易所针对的订单。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资产管理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资产管理方法。
本发明中,区块链网络的节点设备响应于订单审理交易,节点设备对订单审理交易的签名数据进行验签,如果该签名数据通过验签,且该签名数据的签名方是相应订单的买方或卖方,则说明该订单审理交易没有被篡改过,且该订单审理交易是相应订单的买方或卖方承认的交易。如此,节点设备将相应订单的订单状态更新为审理状态,以表征买卖双方对该笔订单存在争议,同时相当于买方或卖方已经向预设审理方开放了处理该笔订单的权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质数斯达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质数斯达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10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