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设备储能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20541.5 | 申请日: | 202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67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平;顾纯巍;陈艳东;吴国辉;王卫华;王建伟;刘立兵;张春雨;崔津生;张宁;王薇;张红生;张崇;李梦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华北石油荣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油海南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E21B41/00;E21B47/00;E21B4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李冉 |
地址: | 0625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设备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设备储能控制装置,包括承载撬,其顶部具有吊装耳板;底部固定有沉箱;其两侧固定有多个竖直布置的储能瓶,其前端面和后端面均固定有一个用于ROV操控的ROV操作面板;水下液压缸为两组,对称、且驱动方向相反布置在承载撬两侧面顶部,每一组均有两个同向布置的水下液压缸,每一个均位于ROV操作面板下部;承载撬两侧面上对称布置有两个翼板,每一个翼板底部两端分别通过两个连接部对应连接两个水下液压缸,且通过水下液压缸活塞杆改变伸缩状态带动翼板收回或展开;多根管汇和接头管件连接在储能瓶和ROV操作面板之间,及连接在储能瓶和水下液压缸之间;其中ROV操作面板上设置有多个液飞头插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油气田井安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水下设备储能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开发海洋油气既有广阔的前景,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海洋深水油气开采作业自然环境恶劣、人员设施集中,一旦发生井喷爆炸等事故易产生连锁效应,处置不当将会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等重大生产安全事故。为了防止井喷、燃爆等事故的发生,需要配备水下应急封井抢险救援设备及水下储能控制装置,快速安全有效的控制水下应急封井设备实现封井。
现有水下设备储能控制装置一般通过框架结构安装于水下设备本体上,且在抢险救援时需要水下设备下放完成后才可以给储能控制装置充压,进而控制水下设备动作。此类结构不足之处在于水下设备安装储能控制装置后体积庞大、笨重,吊装下放困难,需要水下设备就位后才能充压,对于抢险救援工况来说时间成本比较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水下设备储能控制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水下设备储能控制装置,通过结构改进,使水下储能控制装置与水下设备分开下放,不需要其它辅助设备连接固定,不发生工程费用,节省抢险救援的成本和时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设备储能控制装置,包括:
承载撬,承载撬为长方体,其顶部具有吊装耳板;其底部固定有沉箱;其两侧固定有多个竖直布置的储能瓶,其前端面和后端面均固定有一个用于ROV操控的ROV操作面板;
水下液压缸,水下液压缸为两组,对称、且驱动方向相反布置在承载撬两侧面顶部,每一组均有两个同向布置的水下液压缸,每一个均位于ROV操作面板下部;
翼板,承载撬两侧面上对称布置有两个翼板,每一个翼板底部两端分别通过两个连接部对应连接两个水下液压缸,且通过水下液压缸活塞杆改变伸缩状态带动翼板收回或展开;
多根管汇和接头管件连接在储能瓶和ROV操作面板之间,及连接在储能瓶和水下液压缸之间;
其中ROV操作面板上设置有能够匹配不同规格和压力要求的被控设备的多个液飞头插座。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水下设备储能控制装置,把储能控制装置和被控设备分开,到了水下由ROV携带飞线根据被控设备规格和充压需求连接对应的液飞头插座和管线,ROV操控ROV操作面板,对储能控制装置可以先下放进行充压,有了沉箱可以方便储能控制装置进入海床泥沙内,可独立下放到海床上,不需要其它辅助设备连接固定,不发生工程费用,节省抢险救援的成本和时间;两个翼板下放时收起,减小阻力,当到达海床,翼板展开,防止整套装置在水下环境中倾覆或沉陷,提高了储能控制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沉箱侧壁设置多个第一通孔,其内部通过多个隔板分隔成多个腔室,每一个腔室中均固定有加强板;由此方便沉箱下放进入泥沙,上提回收时减小携带泥沙,其中加强板为斜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华北石油荣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油海南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华北石油荣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油海南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05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