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流电流比例变换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19952.2 | 申请日: | 2021-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4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周力任;潘洋;朱力;耿骥;秦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G01R15/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曹廷廷 |
| 地址: | 2012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电流 比例 变换 装置 | ||
1.一种直流电流比例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流比例变换装置包括第一级单元、第二级单元和第三级单元,所述第一级单元和所述第二级单元均包括振荡器、两个主铁芯、两组激励/检测绕组、电屏蔽、磁屏蔽、解调电路、功放、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参考绕组和拨盘旋钮;所述第三级单元包括振荡器、两个主铁芯、两组激励/检测绕组、电屏蔽、磁屏蔽、解调电路、功放、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和拨盘旋钮;
每一级单元中的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如下:每组所述激励/检测绕组均匀绕制于对应的所述主铁芯上,所述两组激励/检测绕组之间反向串联;所述振荡器的输出端连接反向串联的所述两组激励/检测绕组的两个自由端;所述两组激励/检测绕组之间的串联点连接所述解调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解调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功放的输入端;所述电屏蔽覆盖所述两组激励/检测绕组设置,所述电屏蔽接地;所述磁屏蔽环绕所述振荡器、所述两个主铁芯、所述两组激励/检测绕组和所述电屏蔽设置;所述一次绕组按照预设的单位步进匝数抽头后连接至对应的拨盘旋钮,拨盘旋钮连续可调;所述一次绕组包括两组以上的线圈,前一组线圈的匝数大于后一组的匝数,前一组第一个引出点的首端连接至后一组第一个引出点的末端;
所述第一级单元、所述第二级单元和所述第三级单元之间的连接关系如下:所述第一级单元中的最后一组第一个引出点的首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级单元第一组第一个引出点的末端;所述参考绕组包括1T绕组,所述第一级单元中的参考绕组中的1T绕组、所述第二级中的二次绕组和功放的输出端之间形成串联回路;所述第二级单元和所述第三级单元之间的连接关系与所述第一级单元和所述第二级单元之间的连接关系相同;
所述第一级单元第一组第一个引出点的末端和所述第三级单元最后一组第一个引出点的首端为所述直流电流比例变换装置的输入端;在所述第一级单元中,所述功放的输出端与所述二次绕组的两端并联,所述二次绕组的两端为所述直流电流比例变换装置输出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电流比例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单元、所述第二级单元和所述第三级单元中包含的部件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流电流比例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绕组包括三组线圈,第一组匝数共1000T,每100T抽头引出至对应的拨盘旋钮,第二组匝数共100T,每10T抽头引出至对应的拨盘旋钮,第三组匝数共10T,每1T抽头引出至对应的拨盘旋钮;
所述第一级单元中的第一组第一个引出点的首端连接至第二组第一个引出点的末端,第二组第一个引出点的首端连接至第三组第一个引出点的末端;
所述第一级单元中的第三组第一个引出点的首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级单元第一组第一个引出点的末端;所述第二级单元中的第三组第一个引出点的首端连接至所述第三级单元第一组第一个引出点的末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直流电流比例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级单元均包括参考绕组,所述参考绕组包括三组线圈,三组线圈的匝数分别为100T、10T和1T。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电流比例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器为输出对称电压方波的振荡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电流比例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铁芯和所述磁屏蔽均由经GB/T32286.1-2015退火工艺处理的镯环形坡莫合金制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电流比例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级单元中的所述两个主铁芯的磁性能一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电流比例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流比例变换装置的一次绕组串联于另一台直流电流比例标准的二次绕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电流比例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放的最大输出电压超过10V,最大输出电流超过2A。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电流比例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绕组和所述二次绕组均由漆包线绕制而成,所述一次绕组的线径大于所述二次绕组的线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未经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995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压机排污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包装缓冲材料的支撑构件及其生产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