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溶剂复合机用冷却辊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19710.3 | 申请日: | 202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1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彦;蔡成映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富美包装印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5/16 | 分类号: | B29C35/16;B08B9/027;B08B1/02;B29L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康奇刚 |
地址: | 4012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剂 复合机 冷却 | ||
本发明属于对薄膜进行冷却的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溶剂复合机用冷却辊,包括辊体和两条螺旋设置在辊体内的冷却流道;辊体内还同轴设置有一个空腔,还包括两个导入模块和两个导出模块,空腔的两端均设有一个导入模块和一个导出模块;还包括两根两端分别与导入模块和冷却流道的进液端连通的进液管,进液管与导入模块转动连接;还包括两根两端分别与导出模块和冷却流道的出液端连通的出液管,出液管与导入模块转动连接;导入模块上均连通有导入管,导出模块上均连通有导出管。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是直接在冷却辊内设置一个冷却空腔,并通过向冷却空腔内导入冷却液进行冷却,这种方式需要使用较多的冷却液,冷却的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对薄膜进行冷却的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溶剂复合机用冷却辊。
背景技术
薄膜生产过程中,复合后,需要进行冷却,以实现薄膜的快速定型。通常会在复合机的出料端设置冷却辊,通过薄膜与冷却辊接触并发生热交换,实现对薄膜的冷却。现有的冷却辊通常包括转动连接在复合机上的辊体,辊体内设有冷却空腔,还包括分别贯穿辊体的两端且与冷却空腔连通的进液管和出液管。使用时,通过进液管向冷却空腔内导入冷却液,待冷却液充满冷却空腔后,会对辊体的侧壁进行热交换,实现对辊体进行降温,待复合后的薄膜与辊体接触后,辊体与复合后的薄膜发生热交换,实现对薄膜的冷却,从而实现薄膜的快速定型;待冷却空腔内充满冷却液后,再利用出液管将使用后的冷却液导出。
但是现有的冷却辊,为了提高冷却的效果,需要将辊体的外壁为较薄,因此冷却空腔的体积较大,需要导入较多的冷却液才能实现较好的冷却效果,因此导致整个冷却工序使用的冷却液较多,成本较高。而且在冷却的过程中,由于位于冷却空腔中部的冷却液不会直接与辊体的外壁接触,会出现冷却液未完全与辊体发生热交换便导出的情况,使得冷却液的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无溶剂复合机用冷却辊,以解决现有技术是直接在冷却辊内设置一个冷却空腔,并通过向冷却空腔内导入冷却液进行冷却,这种方式需要使用较多的冷却液,冷却的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无溶剂复合机用冷却辊,包括转动连接在复合机上的辊体,辊体内设有两条螺旋设置的冷却流道,两条冷却流道交叉缠绕设置,两条冷却流道的进液端分别位于辊体的两端;辊体内还同轴设置有一个空腔,空腔内设置有两个导入模块和两个导出模块,且空腔的每端均设有一个导入模块和一个导出模块;导入模块上均连通有进液管和导入管,且进液管与导入模块转动连接,两根进液管远离导入模块的一端分别与两条冷却流道的进液端连通;导出模块上连通有出液管和导出管,且出液管与导出模块转动连接,两根出液管远离导出模块的一端分别与两条冷却流道的出液端连通。
本技术方案的技术原理:
通过导入管向导入模块内导入冷却液,冷却液通过进液管分别进入两条冷却流道内,并沿着冷却流道流动,再通过出液管导入导出模块内,再从导出管导出。冷却液在冷却流道内流动的过程中,冷却液会与辊体发生热交换,从而对辊体进行冷却、降温,待薄膜与辊体接触后,便会与薄膜发生热交换,从而对薄膜进行冷却、降温,加快薄膜定型。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1、本技术方案中设置两条冷却流道,通过向冷却流道内导入冷却液,便能实现对辊体进行降温,与现有技术通过在辊体的中部挖取冷却空腔相比,能够减少冷却液的用量,从而降低冷却成本;
2、将冷却流道设置为螺旋状,能够使得冷却液在辊体内具有较长的流动路径,进而能够充分的与辊体发生热交换,实现对辊体充分的冷却,同时提高冷却液的利用率;
3、本技术方案中设置有两条冷却流道,且两条冷却流道的进液端分别位于辊体的两端,因此冷却液分别从辊体的两端进入两条冷却流道内,能够使得辊体各处的温度分布更均匀,进而实现对薄膜各部分均匀的冷却,使得冷却效果更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富美包装印务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富美包装印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97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