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的合成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19163.9 | 申请日: | 2021-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5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静 |
| 主分类号: | C08F283/00 | 分类号: | C08F283/00;C08F236/04;C08K3/22;C08G18/76;C08G18/32;C08G18/6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合成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的合成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基料一、基料二和2‑甲基‑1,3‑丁二烯。2‑甲基‑1,3‑丁二烯交联后的聚衣康酸丁二醇酯会由线状结构变成庞大的网状分子结构,大量错综复杂的支链结构在树脂内部发生交联,生成多层的不规则的交联网格,大大提高了合成树脂的耐磨性、耐用性和力学强度的同时,对锌单质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并且带动锌单质在合成树脂中的分散;2‑甲基‑1,3‑丁二烯在合成树脂的表面形成一种自增强互穿网格的微相结构,锌单质氧化生成的氧化锌将网格微相结构包覆在内部,外层氧化锌或者树脂本身磨损后,会露出内部新鲜的锌单质重新氧化生成氧化锌,并且抗菌物质与树脂基质结合稳定,抗菌寿命与树脂寿命相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成树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菌的合成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大部分的合成树脂完全缺乏抵抗微生物感染的能力,微生物在潮湿的环境中很容易粘结在树脂的表面滋生和聚集。随着微生物聚集增多,能够在树脂表面构成一层生物膜,就是我们直观感觉到的一层滑滑的和湿润的物质。这种生物膜一方面几乎可以降解所有类型的合成树脂;另一方面使得微生物细胞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抗生素和细菌杀生剂对其的敏感性降低,还会分泌出许多有害的毒素,同时能够促进耐药菌的产生。传统的抗菌涂料通过释放抗菌物质发挥作用,持续释放杀菌剂会导致杀菌剂过早耗尽,并且出现抗性细菌和其它副作用。因此,设计一种在增强合成树脂耐磨性和耐用性的同时,还能有效持久抗菌的抗菌合成树脂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的合成树脂,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的合成树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15~20份基料一、15~20份基料二、5~8份2-甲基-1,3-丁二烯。
优选的,所述基料一是在聚衣康酸丁二醇酯中加入2-甲基-1,3-丁二烯使二者发生交联反应后,将反应体系分散在50mg/L的锌离子溶液中搅拌,加入还原剂制得。
优选的,所述聚衣康酸丁二醇酯是以衣康酸作为原料,在通氮气的条件下与1,4-丁二醇发生酯化反应制得。
优选的,所述基料二是甲苯二异腈酸酯与三羟甲基丙烷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催化下,甲苯二异腈酸酯上的-NCO基团与三羟甲基丙烷中的羟基发生交联制得。
优选的,所述还原剂为氯化亚锡、草酸、硼氢化钾、硼氢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抗菌的合成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聚衣康酸丁二醇酯的制备:以衣康酸作为原料,在通氮气的条件下与1,4-丁二醇发生酯化反应制得聚衣康酸丁二醇酯;
(2)基料一的制备:在步骤(1)所得的聚衣康酸丁二醇酯中加入2-甲基-1,3-丁二烯使二者发生交联反应后,将反应体系分散在50mg/L的锌离子溶液中搅拌,加入还原剂制得基料一;
(3)基料二的制备:甲苯二异腈酸酯与三羟甲基丙烷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催化下,甲苯二异腈酸酯上的-NCO基团与三羟甲基丙烷中的羟基发生交联制得基料二;
(4)抗菌合成树脂的制备:将步骤(2)所得基料一和步骤(3)所得基料二混合反应,生成不饱和聚酯型聚氨酯,再次加入2-甲基-1,3-丁二烯,反应后制得抗菌合成树脂。
优选的,上述步骤(1)中聚衣康酸丁二醇酯的制备方法为:将1mol的衣康酸与2mol的1,4-丁二醇加入到烧瓶中,在搅拌的同时升温到150℃,加入3g的氢氧化钾作为催化剂,催化反应2h后,再将2mol的衣康酸加入到反应体系中,保持温度不变,继续反应2h,最后再加入2mol的1,4-丁二醇与羟基继续反映,升高温度至180℃反应2h,干燥固化后制得聚衣康酸丁二醇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静,未经李文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91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