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长效的水性防锈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19038.8 | 申请日: | 2021-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4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修喜;孙运强;余杰;杨春林;陈晓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硕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D163/10 | 分类号: | C09D163/10;C09D5/08;C09D7/61;C09D7/63 |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丁艳侠 |
| 地址: | 27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长效 水性 防锈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适用于防锈剂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环保长效的水性防锈剂,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组分:改性丙烯酸环氧树脂30~50份、柠檬酸单甘油酯20~40份、硼酸钠15~35份、硅酸钠15~35份、渗透剂10~30份、缓蚀剂25~45份、增稠剂1~5份和去离子水50~90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环保长效的水性防锈剂的制备方法,对丙烯酸与环氧单体反应制备的酚类物质进行改性,利用酚羟基与金属配位形成稳定的配体,粘附于金属表面,产生封闭性保护层,防止锈蚀,同时将柠檬酸与甘油反应得到酯化产物柠檬酸单甘油酯,其可在金属表面形成外保护膜,防止空气对金属腐蚀,可长时间有效隔绝氧和水汽与金属表面接触,达到长效防锈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锈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长效的水性防锈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腐蚀是多种因素引起的破坏或变质,具体包括金属与所处的环境发生化学或者电化学的作用、力学因素的作用引起的腐蚀。电化学腐蚀是金属腐蚀最常见的导火索,当金属与水、电解质溶液、空气等接触时,在金属表面构成许多原电池发生电化学反应,进而引起金属的腐蚀。
锈是氧和水与表层金属发生缓慢氧化,存在于金属表面的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混合物,属于金属的一种表面腐蚀,而锈的结构松散,具有多孔结构,可以储存更多的氧气和水蒸气,从而导致金属表面的腐蚀加速,这不仅降低了金属表面的形貌,更会降低其机械性能,导致机件运转不灵,甚至无法正常运转而报废。而金属机械在运行和贮存中不可避免地会与空气中的氧、湿气甚至腐蚀性介质接触,这些物质在金属表面将发生电化学腐蚀,而使生锈的速度更快。
因此,水、空气、金属表面的电解质是造成金属锈蚀的主要因素。一般而言,这三者缺一不可,只要阻断其中一环,即可阻止金属的锈蚀。避免生锈的最好方法即是阻止氧、湿气或腐蚀性介质等与金属接触,最为常用的手段即是在金属表面涂覆一层防锈剂。将防锈剂涂覆于金属表面后,可以形成一层粘附于金属表面的固态膜,从而使金属与其它物质隔离,起到防锈的作用。
目前,由于对环保问题的日益重视,传统的有机防锈剂正逐渐被淘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水作为基质的水性防锈剂,但水性防锈剂大都存在防锈效果差,防锈期短等问题,只能用于工序间的短期防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环保长效的水性防锈剂,旨在对丙烯酸与环氧单体反应制备的酚类物质进行改性,利用酚羟基与金属配位形成稳定的配体,粘附于金属表面,产生封闭性保护层,防止锈蚀,同时将柠檬酸与甘油反应得到酯化产物柠檬酸单甘油酯,其可在金属表面形成外保护膜,防止空气对金属腐蚀,通过封闭性保护层和外保护膜实现对金属的双重防锈保护,表面成膜性好,可长时间有效隔绝氧和水汽与金属表面的接触,达到长效防锈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环保长效的水性防锈剂,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组分:
改性丙烯酸环氧树脂30~50份、柠檬酸单甘油酯20~40份、硼酸钠15~35份、硅酸钠15~35份、渗透剂10~30份、缓蚀剂25~45份、增稠剂1~5份和去离子水50~90份。
进一步地,所述渗透剂为油酸钠。
进一步地,所述缓蚀剂为三乙醇胺硼酸酯。
进一步地,所述增稠剂为瓜尔胶。
进一步地,所述改性丙烯酸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丙烯酸与催化剂、对苯二酚混合均匀后溶于乙醇溶剂中,置于反应装置内;
2)再缓慢滴加环氧树脂到反应装置中,缓慢加热升温至110℃并持续搅拌20~30min,即得改性丙烯酸环氧树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环保长效的水性防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硕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硕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90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