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树脂复鞣剂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18957.3 | 申请日: | 2021-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1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吴清;李昊阳;许轲韩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科信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4C3/22 | 分类号: | C14C3/22 |
| 代理公司: | 郑州铭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4 | 代理人: | 张鹏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树脂 鞣剂 | ||
本发明属于皮革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树脂复鞣剂。该树脂复鞣剂的原料包括丙烯酸单体、引发剂和胶原蛋白‑魔芋胶‑磷脂混合液,所述树脂复鞣剂按照包括下述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1)将所述原蛋白‑魔芋胶‑磷脂混合液升温至60‑80℃,滴加丙烯酸单体,滴加结束后保温30‑60min;(2)向反应容器中滴加引发剂,滴加结束后,升温至80‑85℃,保温1‑3h;(3)冷却至室温即得所述树脂复鞣剂;所述胶原蛋白‑魔芋胶‑磷脂混合液与丙烯酸单体的质量比为(5‑10):1。该树脂复鞣剂用于皮革具有良好的填充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皮革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树脂复鞣剂。
背景技术
复鞣是在主鞣之后,对革进行的补充鞣制,目的是改善革的性能或利于下一步加工的需要。复鞣使用的鞣剂视革的性能要求而定,可以同主鞣剂,也可用其他鞣剂。鞋面革和服装革通过适当的复鞣能赋予革以良好的性能,如改善柔软性,提高丰满度,缩小部位差,改变革的表面电荷,促进染色均匀等。故复鞣有制革的“点金术”之誉。
丙烯酸树脂通过大分子侧链上的羧基与皮胶原肽链上的多种基团以及铬鞣革中的铬盐发生化学结合,以此增强结合能力,使填充效果好。由于制备丙烯酸树脂复鞣剂的主要单体所形成的均聚物分子链上取代基极性强,而且排布密集,导致共聚物柔顺性差单一组分的丙烯酸树脂复鞣剂容易导致坯革僵硬,使坯革纤维发脆,成革耐磨性下降,产生败色作用等。丙烯酸树脂复鞣剂的填充性能和对皮革的物理机械性能的改善作用较差,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复鞣剂,该树脂复鞣剂的填充效果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树脂复鞣剂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树脂复鞣剂,所述树脂复鞣剂的原料包括丙烯酸单体、引发剂和胶原蛋白-魔芋胶-磷脂混合液,所述树脂复鞣剂按照包括下述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1)将所述原蛋白-魔芋胶-磷脂混合液升温至60-80℃,滴加丙烯酸单体,滴加结束后保温30-60min;(2)向反应容器中滴加引发剂,滴加结束后,升温至80-85℃,保温1-3h;(3)冷却至室温即得所述树脂复鞣剂;所述胶原蛋白-魔芋胶-磷脂混合液与丙烯酸单体的质量比为(5-10):1。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胶原蛋白-魔芋胶-磷脂混合液按照下述方法制备得到:将胶原蛋白粉、魔芋胶粉和磷脂粉配制成水溶液后,调节pH至8.0-9.0,加入硼砂,30-45℃保温0.5-2h,即得所述胶原蛋白-魔芋胶-磷脂混合液;所述胶原蛋白粉、魔芋粉和磷脂粉的总量为所述胶原蛋白-魔芋胶-磷脂混合液总质量的0.5-2%,所述硼砂的用量为所述胶原蛋白-魔芋胶-磷脂混合液总质量的0.01-0.05%。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胶原蛋白粉、魔芋胶粉和磷脂粉的质量比为1:(1-5):(3-6)。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丙烯酸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乙酯,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乙酯的质量比为1:1:1,所述过硫酸铵的用量为所述丙烯酸单体的3wt%。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树脂复鞣剂的填效果好,能用于多种革,获得良好的填充性和紧实性。
采用本发明的树脂复鞣剂对皮革进行复鞣,还可有效提高皮革的抗张强度和撕裂强度。
本发明的树脂复鞣剂还可赋予革身优质的粒面与紧实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树脂复鞣剂的制备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科信化工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科信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89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