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电厂水下安保入侵目标的监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17061.3 | 申请日: | 2021-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7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孟亚辉;艾德文;潘锋;叶文龙;杨越;董林;肖巍巍;王猛;王仙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岭澳核电有限公司;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T7/13 | 分类号: | G06T7/13;G06T7/12;G06T7/136;G06T5/00;G06T3/40;G06Q50/06;G06K9/6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俞春雷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核电厂 水下 安保 入侵 目标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厂水下安保入侵目标的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通过声纳监测设备进行核电厂水下安保入侵目标的监测,并得到水下安保入侵目标的声学监测密度;2)通过光学成像设备进行核电厂水下安保入侵目标的监测,并得到水下安保入侵目标的光学监测密度;3)对步骤1)的声学监测密度和步骤2)的光学监测密度进行数据融合,得到核电厂水下安保入侵目标的声光重构模型ρ;4)结合步骤3)中的声光重构模型以及空间信息,计算水下安保入侵目标到达敏感部位的入侵强度。本发明的核电厂水下安保入侵目标的监测方法,通过声学、光学、声光复合、时空域模型等一系列的科学计算,能够定量化监测核电厂水下安保入侵目标的入侵强度,进而为核电厂水下安保入侵目标的自动监测系统提供指导。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具体涉及一种核电厂水下安保入侵目标的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核电厂大都处于滨海(水)区域,其中的冷却水取水系统、排水系统等重要构筑物直接或间接与水域相连,水下安保是近年来核安保领域关注的问题。目前核电厂水下安保领域借助于为保证冷源水下安保入侵目标入侵设置的拦阻网、渔业声纳等设备辅助实现,针对水下人为入侵的风险评估及技术措施相对欠缺,难以满足核安保立体、纵深防御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和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核电厂水下安保入侵目标的监测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核电厂水下安保入侵目标的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声纳监测设备进行核电厂水下安保入侵目标的监测,并得到水下安保入侵目标的声学监测密度σ1;
2)通过光学成像设备进行核电厂水下安保入侵目标的监测,并得到水下安保入侵目标的光学监测密度σ2;
3)对步骤1)的声学监测密度σ1和步骤2)的光学监测密度σ2进行数据融合,得到核电厂水下安保入侵目标的声光重构模型ρ;
4)结合步骤3)中的声光重构模型以及空间信息,计算水下安保入侵目标到达敏感部位的入侵强度。空间信息包括监测点的与敏感部位之间的距离、水流流速等。:敏感部位是指核电厂水下安保的薄弱位置,如取水泵站等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步骤1)中的声学监测密度σ1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式中,声学监测密度σ1为监测范围内目标的统计值,单位为ind./m3;
V为声纳监测范围内的海水体积;
N为将声纳的监测范围进行分割得到的球面切片的数量;
M为由N个球面切片所围成的分片水体的数量;
M、N的取值根据监测对象的Max(直径,高度)确定得到;
Ci为各球面切片水下安保入侵目标数量投影到各球面切片上的灰度图像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式(1)中式(1)简化为下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式中Ci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式中,A为对应的球面切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步骤2)中的光学监测密度σ2的计算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岭澳核电有限公司;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岭澳核电有限公司;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70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操作便捷的卷闸门地锁
- 下一篇:一种肠源外泌体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