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千米级多芯MgB2 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16669.4 | 申请日: | 202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7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友;郗丹;侯艳荣;闫果;刘向宏;冯勇;张平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2/10 | 分类号: | H01B12/10;H01B12/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动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5 | 代理人: | 刘强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千米 级多芯 mgb base sub | ||
本发明属于超导线材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千米级多芯MgB2超导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将Mg粉和B粉按照1:2的原子比进行混合,研磨得到前驱体粉末;将前驱体粉末装入Cu/Nb管中组装成Cu/Nb/MgB2单芯棒,通过旋锻将Cu/Nb/MgB2单芯棒加工至与Cu中心棒相同的尺寸;将尺寸相同的Cu/Nb/MgB2单芯棒和Cu中心棒依次进行定尺、截断,放入Monel管中组装成多芯复合包套;将多芯复合包套通过旋锻加工获得成品线材;将成品线材进行热处理,得到MgB2多芯超导线材。该方法通过旋锻加工方式改善线材中的形变缺陷,减少断芯或断线现象,制备出性能均匀、满足实际需求的千米级MgB2超导线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导线材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千米级多芯MgB2超导线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2001年日本科学家报道二元金属间化合物-二硼化镁(MgB2)的超导特性以来,因其具有39K的超导转变温度、较长的相干长度且原材料成本低廉等优点,被认为在制冷机工作温度(15~25K)下医疗核磁共振成像仪(MRI)用超导磁体的应用上有着巨大的潜力。MgB2超导线材通常采用粉末装管法(PIT)进行制备,该方法是将前驱体粉末装入金属管中,拉伸成线材后进行成相热处理得到的。MRI用超导磁体所需MgB2超导线材长度一般为千米级甚至更长,为满足实际需求、推动MgB2超导线材的实用化进程,制备性能均匀的千米级MgB2线材势在必行。
粉末中的颗粒之间是非连续存在的个体,因此其具有与金属材料截然不同的加工性能。传统制备过程中采用拉伸制备MgB2线材时,粉末的变形是通过金属包套与粉末之间的切向摩擦力作用进行的,这一方面会导致粉末变形不均匀,出现竹节状结构缺陷;另一方面会使得金属包套被粉末摩擦挤压破损,降低线材的输运性能;类似缺陷的积累将影响线材性能的均匀性,严重时产生断线现象,这种情况在制备千米级MgB2多芯线材过程中更加严重,导致线材长度受到限制,遏制了MgB2线材的实用化发展进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千米级多芯MgB2超导线材的制备方法,以克服传统拉伸加工方式导致的MgB2线材性能不均匀及断线的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这种千米级多芯MgB2超导线材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Mg粉和B粉按照1:2的原子比进行混合,研磨得到前驱体粉末;
2)将所述前驱体粉末装入Cu/Nb管中组装成Cu/Nb/MgB2单芯棒,通过旋锻将Cu/Nb/MgB2单芯棒加工至与Cu中心棒相同的尺寸;
3)将尺寸相同的Cu/Nb/MgB2单芯棒和Cu中心棒依次进行定尺、截断,放入Monel管中组装成多芯复合包套;
4)将所述多芯复合包套通过旋锻加工获得成品线材;
5)将所述成品线材进行热处理,得到MgB2多芯超导线材。
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Cu/Nb/MgB2单芯棒、Cu中心棒的直径均为Φ2.5mm~Φ6.0mm。
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Cu/Nb/MgB2单芯棒的数量为18~48根,Cu中心棒的数量为1~7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66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