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阻热钢轮毂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15834.4 | 申请日: | 202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9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曹全青;靳宏斌;王晓妍;郭昊昕;任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汤荣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C21D1/30;C21D9/34;C22C38/02;C22C38/04;B05D7/14;B05D5/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智慧管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4 | 代理人: | 张洋 |
地址: | 043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钢轮 生产工艺 | ||
1.纳米阻热钢轮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确定成品的轮毂形状,获取热态下的初始坯料;
S2:将初始坯料冷却至室温,采用热熔技术,对其初始坯料的接口处进行热熔不增材对接后,形成阻热钢轮毂毛坯半成品;
S3:对阻热钢轮毂毛坯半成品进行去应力退火处理,完成阻热钢轮毂毛坯的制作;
S4:采用纳米技术,对钢轮毂毛坯外表面进行纳米化处理,改变其阻热钢轮毂毛坯表面的热导率,制成纳米阻热钢轮毂毛坯;
S5:根据产品图纸要求,完成各工序的加工,最终形成纳米阻热钢轮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阻热钢轮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热态下的初始坯料包括:
(1)选用30及以上优质碳素结构钢作为原始坯料,并根据确定成品的轮毂形状,确定其原始坯料的展开尺寸及形状;
(2)将确定尺寸及形状的原始坯料加热至一定温度,进行延压初成型,获得规定的热态下的半成品初始坯料;
(3)将具有半成品初始坯料,根据确定轮毂的相应尺寸,将其半成品初始坯料裁切成相应的长度和形状;
(4)在上述基础的前提下,将处于热状态下的、裁切完成的初始坯料进行弯曲成型,制成热态下的初始坯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阻热钢轮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热态下的初始坯料还包括:
(a1)根据确定成品的轮毂形状,设计出与轮毂形状完全一致的轧钢用结晶器;
(a2)将符合要求的钢水,注入所述轧钢用结晶器内,浇注温度为1530-1650℃,获得热态下的初始坯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阻热钢轮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纳米技术,对钢轮毂柱面毛坯外表面进行纳米化处理,具体过程为:
采用金属表面纳米渗透技术,将阻热纳米材料涂于轮毂柱面毛坯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任意一项纳米阻热钢轮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将初始坯料冷却至室温后,需去除所述初始坯料冷接口处或两端处的高温氧化坯料层。
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纳米阻热钢轮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确定尺寸及形状的原始坯料加热至一定温度,其中一定温度的温度区间为800-1000℃,此外,将处于热状态下的、裁切完成的初始坯料进行弯曲成型,其中弯曲成型的热状态的温度区间为800-1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纳米阻热钢轮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当裁切成相应长度和形状的初始坯料在弯曲成型过程中,温度低于800℃时,需加热至疲劳塑性温度800-1000℃内后进行弯曲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阻热钢轮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符合要求的钢水具体包括:所述钢水按质量百分比计,其成分为:C:0.22-0.39%;Si:0.17-0.37%;Mn:0.50-0.80%;P≤0.035%;S≤0.0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汤荣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汤荣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583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