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坑监测用测斜管防堵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15441.3 | 申请日: | 202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25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席绪荣;章铭;夏勇飞;童玉贵;周平静;阚小磊;郑圣忠;章大勇;刘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虹达道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倪鑫萍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监测 用测斜管防 堵塞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坑监测用测斜管防堵塞装置,其包括设置于测斜管内的气囊以及用于固定气囊的两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固定于气囊外周面的连接件以及套设于连接件周侧的套管;测斜管内周面开设有条形槽,套管通过条形槽与测斜管沿竖向滑移连接;条形槽的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楔形槽;套管两侧分别固定有楔形块;楔形块通过条形槽沿竖向与测斜管滑移连接。本申请具有改善拦截体受重力作用发生偏移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测斜管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监测用测斜管防堵塞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测斜管是一种预埋在地下用于观测土体内部水平位移的测量管,测斜管的安装一般采用预埋设的方法,即在地下围护结构施工时,将测斜管绑扎在钢筋笼上,随钢筋笼一起安装之后灌注混凝土。
相关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737666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基坑监测用测斜管防堵塞装置,包括管体、封口盖、吊环、连接铁丝以及拦截体;管体具有内周面和外周面;封口盖设于管体的顶部,并与管体的外周面相配合形成封闭结构;吊环设于封口盖的内侧,用以提供挂扣受力点;拦截体容置于管体内;连接铁丝设于管体的内部,其上端折弯后钩挂于吊环上,下端与拦截体可拆卸连接。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测斜管管口部位在施工过程中容易损毁;测斜管管口损毁后,用于支撑拦截体的铁丝或吊绳会失去支撑物,导致拦截体失去悬吊的支撑力;拦截体拦截杂物时,杂物的重力会带动拦截体向测斜管底部移动,从而使拦截体发生偏移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拦截体受重力作用发生偏移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基坑监测用测斜管防堵塞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坑监测用测斜管防堵塞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坑监测用测斜管防堵塞装置,包括设置于测斜管内的气囊以及用于固定气囊的两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于气囊外周面的连接件以及套设于连接件周侧的套管;所述测斜管内周面开设有条形槽,所述套管通过条形槽与测斜管沿竖向滑移连接;所述条形槽的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楔形槽;所述套管两侧分别固定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通过条形槽沿竖向与测斜管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楔形槽为楔形块提供导向作用,降低套管沿竖向移动过程中偏离轨道的可能性。两个套管分别为连接件提供支撑,便于连接件滑动至条形槽底部后,为气囊提供支撑作用。由于可以将条形槽的槽底部位设置于地面下方,降低测斜管设置于地面上方的管口部位受到外力作用被破坏后,气囊失去支撑作用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条形槽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测斜管通过第一滑槽滑移连接有第一滑动件;所述第一滑动件与连接件的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滑槽靠近气囊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测斜管通过第二滑槽滑移连接有第二滑动件;所述第一滑动件与第二滑动件的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第二斜面;所述条形槽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测斜管通过第三滑槽滑移连接有第三滑动件,所述第三滑动件用于与连接件侧壁插接;所述第二滑动件靠近连接件一侧开设有用于穿设第三滑动件的限位通孔,所述限位通孔靠近气囊一侧固定有用于与第二滑动件插接的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滑动件用于为连接件提供固定效果;第三滑动件与连接件插接后,可以降低连接件继续移动的可能性。第二滑动件用于为第三滑动件限位,便于连接件在套管内移动时,第三滑动件收缩于第三滑槽内。第一滑动件用于解除第二滑动件的限位效果,当第一滑动件抵压第二滑动件移动后,第二滑动件解除对第三滑动件的限位;由于第一滑动件的移动是连接件触发的,便于通过移动连接件,对第三滑动件的固定作用进行控制。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远离气囊一侧固定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连接件一端与套管内侧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簧用于连接连接件和套管,降低连接件与套管分离的可能性,同时,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一弹簧,可以推动连接件向靠近气囊一侧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虹达道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虹达道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54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