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豌豆多肽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215349.7 | 申请日: | 2021-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18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 发明(设计)人: | 黄君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元之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P21/06 | 分类号: | C12P21/06;C07K1/34 |
| 代理公司: | 厦门加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4 | 代理人: | 李强 |
| 地址: | 361116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豌豆 多肽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豌豆的深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豌豆多肽的制备方法,将豌豆蛋白粉与水混合,采用酸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进行双酶水解,其水解液灭酶处理后静置,离心去除水解液中的沉淀,然后通过膜分离得到分子量300‑4000Da的多肽溶液,通过浓缩和干燥得到豌豆多肽粉。本发明提供的豌豆多肽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产品的功能性突出,豌豆蛋白经两次酶水解和膜分离后,得到300‑4000Da的混合豌豆肽在6‑25mg/ml浓度范围内对酪氨酸酶抑制率高,具有抑制皮肤黑色素形成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豌豆的深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豌豆多肽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豌豆是我国重要的食用豆类之一,豌豆蛋白粉是加工豌豆淀粉和豌豆粉丝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生产豌豆淀粉或粉丝的过程中废水经过等电点沉淀、回收、干燥等步骤可以得到豌豆蛋白粉,该蛋白粉虽然可以食用,但是色泽和溶解性较差,可溶性蛋白不到20%。
经过蛋白酶水解可以将豌豆蛋白加工成溶解性好,易于吸收的多肽。如公开号为CN111019989A,公开日为2020年04月17日,名称为《一种豌豆低聚肽粉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文件公开了采用中性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多酶混合物一次水解得到豌豆低聚肽。又如公开号为CN109055466A,公开日为2018年12月21日,名称为《一种豌豆肽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美白领域中的应用》的专利文件公开了采用复合中性蛋白酶在pH6.5-7.0下对预先经挤压膨化的豌豆蛋白水解10-11h,得到的多肽经逐级超滤,分离出小于1000Da的小肽,该小分子肽在30mg/ml的浓度下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可达73%。
但上述豌豆多肽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将豌豆原料进行挤压膨化和超声波处理,加工过程较为复杂,不利于工业化生产,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豌豆多肽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S100、将豌豆蛋白粉与纯水以1:20-30的质量比混合,用混合酸溶液调pH至3.0-4.0,在42-50℃浸泡2-4个小时;
S200、按总蛋白的质量加入3.350酸性蛋白酶3000-6000u/g进行第一次水解;
S300、经过灭酶处理的第一次水解液用混合钙悬浊液调节水解液的PH值到6.5-7.5,按总蛋白的质量加入阿玛诺(AMANO)NY50C中性蛋白酶3500-7000u/g进行第二次水解;
S400、经过灭酶处理的第二次水解液静置时间为20-40min;之后离心去除不溶性沉淀物,取上清液截留300Da-4000Da的滤液,经加热浓缩干燥即得所述豌豆多肽;优选地,在45-60℃下真空浓缩,然后干燥成粉状。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次水解的温度为45-55℃,时间80-160min;所述第二次水解的温度为45-55℃,时间40-90min。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一次水解液的灭酶条件为85-90℃,5-8min;第二次水解液的灭酶条件为98-100℃,7-10min。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混合酸溶液为乳酸、乙酸与苹果酸按摩尔比10:1-3:0-4混合。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混合钙悬浊液由氢氧化钙、硫酸钙、天门冬氨酸钙按摩尔比20:1-4:0-5混合后与纯水配制成悬浊液,或氧化钙、硫酸钙、天门冬氨酸钙按摩尔比20:1-4:0-5混合后与纯水配制成悬浊液。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S400中300Da-4000Da的滤液加热浓缩前,向滤液中加入多肽质量0-50%的乳糖醇。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S400中的离心转速为5000-8000r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元之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元之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53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