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勒烯短毛绒的制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15163.1 | 申请日: | 2021-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2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阳 |
主分类号: | D04B21/04 | 分类号: | D04B21/04;D06C7/02;D06C3/00;D06C11/00;D01F6/92;D01F1/09;D01F1/10;D06M11/38;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富勒烯短 毛绒 制备 方法 | ||
一种富勒烯短毛绒的制备方法,涉及富勒烯短毛绒制备方法的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织造、预定型、拉毛、印染前处理、热定型印花或染色、柔软整理、烫剪、成品定型,本发明特点是:采用经编机进行织造,面丝采用聚酯切片中加入1‑16%的富勒烯母粒经熔融纺丝得到DTY。中丝和底丝采用聚酯切片中加入1‑16%的富勒烯母粒,经熔融纺丝得到FDY。通过本发明工艺进行生产,可达到天然抗菌、皮肤抗老、美白皮肤、保护肌肤远离自由基伤害。从而制备出一种环保型富勒烯短毛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勒烯短毛绒的制备的方法。
背景技术
超柔短毛绒是一种针织经编绒类制备方法及应用,超柔短毛绒是短毛绒的一种(最新品种)短毛绒系列产品具有手感细腻柔软、悬垂性好、耐磨性强、吸湿性较好等特点,一直被用于家纺、装饰、玩具、服装等领域,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经编纶超柔短毛绒生产工艺是由面丝、中丝和底丝三部分织造而成,面型一般采用75dtex/144F涤纶低弹丝,底丝和中丝采用50dtex/24F的涤纶长丝。
随着超柔短毛绒生产进入市场后,人们对绒类产品深受欢迎,由于绒类面料具有柔软,保暖的功能。中国专利号CN20171084036.1(一种超柔短毛绒面料的生产工艺),公开文献(经编涤纶超柔短毛绒生产工艺),聚酯工业(浅谈经编涤纶超柔短毛绒生产工艺)等等。并非限于上面提及的专利、文献各有独特的技术效果,但是由于近年来随着人民对绒类要求的不断提高,并不局限于超柔透气性、保暖性之类的传统指标,而是希望还具有诸多的有益于使用者健康的指标。具体而言,希望在不失前述柔软透气性、保暖性之类的功能前提下还具有诸如抗菌、防螨、防静电、远红外和紫外线等综合功能。中国专利号CN20171084036.1(一种超柔短毛绒面料的生产工艺),公开文献(经编涤纶超柔短毛绒生产工艺),聚酯工业(浅谈经编涤纶超柔短毛绒生产工艺)等等。以上生产的短毛绒具有良好的保暖性和柔软性,但是不具有抗菌、皮肤抗老、美白皮肤、保护肌肤远离自由基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在不失良好手感细腻柔软、悬垂性好等特点的前提下体现理想的抗菌、皮肤抗老、美白皮肤、保护肌肤远离自由基伤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富勒烯短毛绒,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富勒烯10-12份、鲸蜡硬脂基葡糖苷1-2份、三乙淳胺2-3份、苯氧乙醇2-3份、橄榄油PEG-7酯类2-4份、对羟基苯乙酮3-5份、双-PEG-18甲醛酸二甲基硅烷2-3份、卡波姆1-3份、甘草酸二钾4-8份、木糖醇3-4份、沙棘籽油2-3份、亲水化合物3-4份,聚酯切片65-46份;
富勒烯
富勒烯具有抗老、美白皮肤、防止衰退的利用价值,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成分,是维生素C的172倍,富勒烯的构造决定了它的稳定性,和钻石一样硬,不受紫外线,光,热的影响,具有抗菌、防静电、远红外及保护肌肤远离自由基伤害等功能。
鲸蜡硬脂基葡糖苷
鲸蜡硬脂基葡糖苷为无色至淡黄色颗粒,是一种温和的绿色原料和皮肤的亲和性好。乳化能力很强,能乳化植物油、矿物油和合成油脂。对肌肤能起到保湿效果,质感清爽。
三乙淳胺
三乙醇胺是含有卡波姆等酸性高分子凝胶的最常用中和剂,三乙醇胺通过与卡波姆的羟基中和,形成高分子结构,达到增稠和保湿的应用效果。
苯氧乙醇
苯氧乙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苯氧乙醇是一种无色的油状液,可抑制细菌的产生及起到防腐的作用。
橄榄油PET-7酯类
橄榄油PET-7酯类是水溶性衍生物,通过对原初植物油和聚氧乙烯酯化后得到,是一种透明,淡黄色的稳定产品。具有非常低的酸度和橄榄油的典型微弱气味,可起到柔润剂、乳化剂、保湿剂的作用。
对羟基苯乙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阳,未经徐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51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