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源信息融合可视化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14911.4 | 申请日: | 202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5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桑新柱;谭丞鸣;张泷;邢树军;沈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13/106 | 分类号: | H04N13/106;H04N13/293;G06K9/62;G06T17/05;G06F16/29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聂俊伟 |
地址: | 1008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 融合 可视化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源信息融合可视化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传感器数据;将所述传感器数据与三维地理信息进行融合;将融合后的三维地理信息与二维平面地图进行联动切换;对三维地图漫游场景进行现实模拟和视频融合。本发明提供的多源信息融合可视化方法及系统,基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大场景下视频融合的同时在三维地图中定位的功能,可将监控视频播放到窗口,实现多窗口联合监控,并可切换到具体的小场景漫游,实现精细监控,从而提升视频分析及人工智能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理信息三维可视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源信息融合可视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基于视频融合的增强现实系统为人们迅速、直观地理解多路视频图像提供了很好的途径,在视频监控、城市的虚拟仿真、机器人的远程操控等领域应用广泛。而将视频与三维场景进行融合,当前的方法更多的是将视频简单的嵌入到三维场景中,很少考虑视频所处的空间位置和空间信息,真实感不足,无法达到实际应用的效果。同时在视频增强的三维场景渲染过程中,当加载大规模的三维模型和视频数据时,场景显示速度会变慢,从而大大影响场景的显示效率,这是因为视频影像的数据量往往较大且需要实时动态更新,需要消耗系统很多的资源。综上所述,如何将多个视频与三维场景按照正确的空间位置和信息进行融合,提高真实感,并且提高场景显示的效率,是当前多视频与三维场景融合技术中亟待解决的两大问题,对此展开相关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现有技术大多基于单独三维引擎的视频融合,相比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视频融合,受限于应用范围,不能形成全城、全国或更大范围的三维可视化应用平台,局限于单一场景下的显示,只是在视频融合的基础之上在小范围场景下或大或小的显示区域内的拼接场景,所提供的信息和功能也都十分匮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源信息融合可视化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源信息融合可视化方法,包括:
获取传感器数据;
将所述传感器数据与三维地理信息进行融合;
将融合后的三维地理信息与二维平面地图进行联动切换;
对三维地图漫游场景进行现实模拟和视频融合。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源信息融合可视化方法,所述传感器数据具体包括:
视频数据和车辆、人员的室内外定位数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源信息融合可视化方法,所述将所述传感器数据与三维地理信息进行融合具体包括:
利用blender软件将视频数据转换为16:9比例的图像模型;
利用osgearth引擎将各个图像模型进行视频拼接;
将拼接后图像模型加载到三维地球上。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源信息融合可视化方法,所述将融合后的三维地理信息与二维平面地图进行联动切换具体包括:
采用UDP报文对三维地球和二维平面地图进行切换;
调用第三方在线地图对三维地球和二维平面地图进行联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源信息融合可视化方法,所述对三维地图漫游场景进行现实模拟和视频融合具体包括:
采用unity3D的Enviro-Sky and Weather插件对三维地图漫游场景进行现实模拟;
利用osgearth引擎将各个视频数据进行视频拼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源信息融合可视化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传感器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49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袋料香菇秋季栽培方法
- 下一篇:指引车辆入库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