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态堵漏评价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14116.5 | 申请日: | 2021-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6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赵福平;孙钊;赵凌云;魏云龙;韩忠勤;吴章利;郭志军;覃煜;司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油气勘查开发工程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克雷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9 | 代理人: | 张祥明 |
| 地址: | 550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堵漏 评价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动态堵漏评价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泥浆罐、泥浆泵和井筒,所述井筒侧壁上连通有上下布置的漏床夹持器、缝板夹持器和岩心夹持器;其中,岩心夹持器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回压控制器、阀门I、电子天平相连;岩心夹持器还连接有环压泵;缝板夹持器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阀门II;漏床夹持器另一端也通过管道连接有阀门III,所述阀门II和阀门III均连接有量筒;所述井筒的顶端和底端均为封闭端,所述井筒内部设置有内管,所述内管的顶部与所述井筒顶部内壁相连,所述内管的底部与井筒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内管将井筒内部空间分隔形成有环形空间,泥浆罐的底部通过泥浆泵与内管的顶部相连通;泥浆罐的底部还通过循环管道与所述井筒内部的环形空间相连通,所述井筒内部形成由内管顶部进液--内管底部出液--然后向上折返进入循环管道的流动路径;所述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上设置有流量计;还包括气源,气源通过气体加压管道分成两路,其中一路通过高压减压阀与回压控制器相连,另外一路也通过另一高压减压阀与泥浆罐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态堵漏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岩心夹持器左端与井筒相连,中间装有橡胶套筒及岩心;上方有环压进口通道、右端内装有岩心调节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态堵漏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板夹持器左端与井筒相连,内部装有不同缝隙的缝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态堵漏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岩心夹持器、缝板夹持器、漏床夹持器与井筒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位于井筒右侧;所述的岩心夹持器、缝板夹持器、漏床夹持器与井筒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态堵漏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床夹持器左端与井筒相连,内部装有两个滤网及钢珠,右端装有漏床调节杆。
6.一种动态堵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动态堵漏评价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S1:实验时,按照实验要求,将不同目数的钢珠、不同尺寸的缝板、人造岩心分别放入漏床夹持器、缝板夹持器、岩心夹持器中并对钢珠、缝板、岩心装入后的位置进行调整,以达到实验要求;
S2:环压泵对岩心夹持器进行加环压控制并通过回压控制器对岩心的出口压力进行调节;将含有堵漏材料的钻井液或完井液放入泥浆罐中,控制泥浆泵运转,带动泥浆罐中的堵漏液在循环管道和井筒中形成密闭循环,使井筒内部形成由内管顶部进液--内管底部出液--然后向上折返进入循环管道的流动路径,使其达到真实模拟出井下状况的条件;
S3:打开气源,通过高压减压阀对泥浆罐进行加压,模拟地层压力,根据实验设定,通过气体加压管道对泥浆罐施加压力;通过环压泵对岩心施加环压;根据流量计准确测量出液体通过各端面的剪切线速度,调整压力,模拟真实井下条件;
S4:在堵漏液对各端面剪切的同时,打开阀门I或/和阀门II或/和阀门III,测试堵漏效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动态堵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当同时打开阀门I、阀门II和阀门III三个阀门时,用来模拟测试堵漏液对三种漏失通道共同存在时的堵漏效果;分别对岩心、缝板、钢珠进行漏失;通过电子天平观察堵漏液对岩心的封堵效果;通过量筒示数观察堵漏液对缝板、钢珠的堵漏效果;
当任意两种阀门同时打开时,用于模拟测试堵漏液对任意两种漏失通道共同存在时的堵漏效果;
当只打开任意一个阀门时,用于测试堵漏液对单一某种漏失通道的堵漏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油气勘查开发工程研究院,未经贵州省油气勘查开发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411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