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层巨型钢柱可调施工操作装置及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13287.6 | 申请日: | 202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2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谢希翔;姚建忠;李同洋;李科;李岩;胡新;杨凡凡;黄佳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5/00 | 分类号: | E04G5/00;E04G5/08;E04G7/28;E04G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云嘉湃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8 | 代理人: | 程凌军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层 巨型 可调 施工 操作 装置 安装 方法 | ||
提供一种超高层巨型钢柱可调施工操作装置,包括支撑角钢(1)、施工走道底板(2)、围挡板(3)以及紧急逃生门(4);支撑角钢(1)根据巨型钢柱的截面设置在可调施工操作装置下方,用于支撑整个可调施工操作装置;围挡板(3)垂直设置在施工走道底板(2)外侧,采用螺栓紧固组件与施工走道底板(2)紧密连接;围挡板(3)由固定围挡板(31)和调整围挡板(32)组成,用于调整可调施工操作装置的整体尺寸,在一侧固定围挡板(31)上设置紧急逃生门(4),用于紧急情况下逃生使用。还提供一种高层巨型钢柱可调施工操作装置的安装方法,操作装置承载力强,整体稳定性好,操作便利,安全可靠,能更好的保证工人做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房屋建筑工程钢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高层巨型钢柱可调施工操作装置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超高层建筑在近现代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超高层建筑的承载能力、抗侧刚度、抗震性能、材料用量、工期长短和造价高低均与所采用的结构体系密切相关。常用超高层钢结构体系已拓展到包括框架-支撑结构、框架-筒体结构、筒中筒结构、束筒结构和巨型结构等多种结构体系。超高层巨型结构体系是由不同于通常梁柱概念的大型构件-巨型梁、巨型柱、和大型支撑等组成的主结构与由常规结构构件组成的次结构共同工作的一种结构体系。此类结构中,巨型钢柱均是主要的承载结构,巨柱由于其截面大,重量重等特点,吊装和安装成为其难点,巨型钢柱安装均需要进行分段分节,在分节部位,巨柱需要对接焊接和精度调整。常规的施工方法是搭设吊篮或者采用钢管搭设平台,此类方法在高空施工中危险系数极大,且施工周期长,费用成本巨大。
因此,有必要研究超高层巨型钢柱可调施工操作装置及对应的安装方法来解决上述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超高层巨型钢柱可调施工操作装置,操作装置承载力强,整体稳定性好,操作便利,安全可靠,能更好的保证工人做业。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层巨型钢柱可调施工操作装置,包括支撑角钢(1)、施工走道底板(2)、围挡板(3)以及紧急逃生门(4);
所述支撑角钢(1)根据所述巨型钢柱的截面设置在所述可调施工操作装置下方,用于支撑整个所述可调施工操作装置;所述围挡板(3)垂直设置在所述施工走道底板(2)外侧,采用螺栓紧固组件与所述施工走道底板(2)紧密连接;所述围挡板(3)由固定围挡板(31)和调整围挡板(32)组成,用于调整所述可调施工操作装置的整体尺寸,在一侧所述固定围挡板(31)上设置所述紧急逃生门(4),用于紧急情况下逃生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所述施工走道底板(2)由固定底板(21)和调整底板(22)组成,所述固定底板(21)分布在所述可调施工操作装置四个角部,所述调整底板(22)设置在中间位置,所述调整底板(22)用于调整所述可调施工操作装置横向和纵向的整体尺寸。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所述施工走道底板(2)设置固定底板角钢(6)、调整底板角钢(5)、花纹钢板和翻板(23),所述固定底板角钢(6)、调整底板角钢(5)设置在所述花纹钢板两侧底部,采用焊接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板角钢(6)、调整底板角钢(5)和花纹钢板两侧间隔一定距离设置螺栓孔,围挡板整体与施工底板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翻板(23)设置在靠近所述巨型钢柱一侧,所述翻板(23)一侧设置套环,在施工走道底板(2)上表面设置侧放的U型圆钢;所述翻板(23)套装在所述U型圆钢上,形成活动式翻板;所述翻板(23)用于填充施工走道底板(2)与所述巨型钢柱之间的空隙。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所述施工走道底板(2)的短边方向一侧设置合页I(26),所述施工走道底板(2)通过所述合页I(26)实现活动连接,可实现底板翻转,便于操作装置整体拆卸吊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32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