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明质酸酶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13248.6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00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杰利(重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7/06 | 分类号: | C07K7/06;C12P21/02;A61K8/64;A61Q19/00;A61K38/08;A61P17/16;A61P37/08;A23K20/147;C12R1/225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文巍 |
地址: | 402460 重庆市荣昌区昌龙***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明质酸酶 抑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明质酸酶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将腺苷七肽MATGNAD用于制备透明质酸酶抑制剂,腺苷七肽在透明质酸酶抑制剂中的质量分数为90%,制备工艺简单方便,效率高,环境污染小,可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的生产。该透明质酸酶抑制剂对抑制透明质酸酶的抑制效率高,副作用小,耐高温、耐高湿、稳定性好,可用于制备透明质酸产品,在皮肤护理产品、饲料添加剂、生物兽药、食品添加剂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质酸酶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饲料添加剂、生物兽药以及化妆品添加剂领域。
技术背景
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HAase)亦称扩散因子,是透明质酸的水解酶,可以降解组织中的透明质酸,从而提高组织中液体渗透能力。透明质酸酶在人体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内源性透明质酸酶主要是动物体自身产生。内源性透明质酸酶是过敏反应的参与者,透明质酸酶与炎症、过敏有强相关性,各种肥大细胞释放的组胺能调节透明质酸酶活性,从而增加组织通透性,引发炎症和过敏反应,故透明质酸酶是抗炎和抗过敏的重要研究对象(胡国胜,用体外炎症反应模型测定多种中草药成分的抗炎效果,中国化妆品学术研讨会,2002)。一些革兰氏阳性病原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菌等也会产生毒力因子—外源性透明质酸酶,从而有利于细菌或者其它毒素在组织中扩散(刘勇,细菌来源透明质酸酶研究进展,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0,31卷第2期)。一些动物毒液中存在高活性的透明质酸酶,降解血管周围基质中的透明质酸使毒素易于进入血管,是毒液从受伤部位进入体循环的关键(苏康,透明质酸酶的研究进展,生物技术通报,2014)。产气荚膜梭菌是引起家禽生产性能下降和坏死性肠炎的主要病原菌。许多研究表明,家禽肠道中产荚膜梭菌浓度104-105CUF/g食糜,可引起亚临床症状,导致料肉比下降,养殖效益下降,而浓度大于106CUF/g食糜时,可导致坏死性肠炎,死亡率增加。而透明质酸酶是产气荚膜梭菌的主要的毒力因子之一,其可以破坏组织,导致细菌和其他毒素进一步扩散,从而引起严重的家禽疾病。
透明质酸酶抑制剂具有广泛的用途,其可以添加于化妆品中,不但能增强制剂作用的持久性,还能缓减皮肤炎症和过敏反应(专利CN201210495829.4),还可以用于抗过敏和抗炎症的药物治疗,在医药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前景。目前的传统的透明质酸酶抑制剂主要有植物提取物(如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等)、壳聚糖、和一些抗炎症药物。仙人草提取物、积雪草甙、藤茶黄酮和鸢尾苷是几种常见的透明质酸酶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透明质酸酶活性,减少透明质酸的降解,保证了真皮层透明质酸的含量,从而提高皮肤的保湿效果,并且对抗敏起相应的作用、在化妆品、保健品以及药品中具有重要的应用(胡国胜,用体外炎症反应模型测定多种中草药成分的抗炎效果,2002年中国化妆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孙培冬,刘超,王小洪,鸢尾苷对透明质酸酶抑制作用的研究,化学通报,2013,857~860;王小洪,孙培冬,杨柳青等,藤茶中粗提物对透明质酸酶的抑制研究,第九届中国化妆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CN201710705705.7一种具有抗敏和保湿活性的射干鸢尾苷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但这些植物提取物工艺,由于受制于不同产地、不同季节采摘等因素,造成不同批次有效成分含量差异大,纯度不高,对透明质酸的抑制作用不强,效果不稳定。
腺苷七肽(又名杆菌七肽、microcin C7肽)是由肠杆菌属、乳杆菌属等微生物分泌的一种细菌素类抗菌肽,其由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C端通过N-酰磷酰胺键与5'-磷酸腺苷(AMP)所结合形成小分子量抗菌肽,具有一定的抗菌能力(冉仁森,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腺苷七肽的N端的蛋氨酸(Met)残基和C端的天冬氨酸(Asp)为其保守序列,不同的微生物分泌的腺苷七肽中间的五个氨基酸残基有所差异(Olga Bantysh,mBio,2014,5(3):e01059-14)。本单位从益生菌约氏乳杆菌(CGMCC.NO 19858)经过色谱法分离其不同发酵代谢产物成分,从中得到一种小肽,根据其结构,命名为腺苷七肽(专利CN202010720092.6一种约氏乳杆菌及其制备的腺苷七肽、制备方法),腺苷七肽具有抗菌和免疫调节的功能。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杰利(重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杰利(重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32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