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系统掉电后旁路状态的设置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11117.4 | 申请日: | 202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1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黄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创实讯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董晗 |
地址: | 35001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掉电 旁路 状态 设置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系统掉电后旁路状态的设置方法及装置,先获取系统的当前工作电压值,再判断所述当前工作电压值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电压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3,否则重新获取所述当前工作电压值,再次进行判断,在系统的当前工作电压值小于系统用于旁路切换的电路的供电电压值之前,及时地发现系统掉电并按照预设旁路状态控制旁路切换模块来改变系统的旁路状态,相比于容值随时间变化的大电容设计,不会因为时间的退推移变得不可靠;相比于操作繁琐的拨码开关设计,采用软件控制来设置系统的旁路状态,用户操作起来更加简单,只需要通过软件命令就能够方便地设置系统掉电后的旁路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系统掉电后旁路状态的设置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旁路功能技术的主要作用有两方面。一种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在一般的方案里使用单稳态型的继电器。当网络转发系统在遇到故障而掉电时,旁路端口马上切换成旁路启用状态。这样虽然故障系统无法处理信息。但是,上下游系统的物理端口仍然连接。整个系统不至于断路。这种场景一般用于防火墙。另一种则应用于系统的安全方面,有时为了网络安全原因,需要主动把某个端口和本系统的内部芯片断开连接,则把相关端口设置为旁路禁用状态。
传统的旁路方案,一般包括一组继电器、继电器的控制信号电路和旁路的供电电路。大部分的传统方案无法设置掉电后的旁路状态,掉电状态下,继电器固定默认处于一种状态,一般是旁路启用状态。如果控制旁路的电路是用闭锁型继电器,则掉电状态下,继电器保持掉电前一刻的状态。有些方案会设计一些大电容。掉电时,系统利用电容里储存的电量进行掉电后的配置。但是电容的容值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减小,储存电量的能力会降低,所以此方法无法可靠地实现掉电后的设置。有些方案可能会手动设置一些开关,例如拨码电路,用来设置掉电后的状态,但此方法不灵活,用户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系统掉电后旁路状态的设置方法及装置,能够方便且可靠地设置系统掉电后的旁路状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系统掉电后旁路状态的设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系统的当前工作电压值;
S2、判断所述当前工作电压值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电压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3,否,则重新获取所述当前工作电压值,再次进行判断,所述预设电压值大于系统用于旁路切换的电路的供电电压值;
S3、改变系统的旁路状态为预设旁路状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为:
一种系统掉电后旁路状态的设置装置,包括主控模块、电压监视模块和旁路切换模块;
所述旁路状态切换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电压监视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与旁路切换模块相连,所述旁路切换模块用于控制系统的旁路状态并由系统供电;
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执行上述的一种系统掉电后旁路状态的设置方法。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系统掉电后旁路状态的设置方法及装置,主控模块控制电压监视模块去不断地对监测到的系统的当前工作电压值并与预设电压值进行大小判断,从而在系统的当前工作电压值小于系统用于旁路切换的电路的供电电压值之前,及时地发现系统掉电并按照预设旁路状态控制旁路切换模块来改变系统的旁路状态,相比于容值随时间变化的大电容设计,不会因为时间的退推移变得不可靠;相比于操作繁琐的拨码开关设计,采用软件控制来设置系统的旁路状态,用户操作起来更加简单,只需要通过软件命令就能够方便快捷地设置系统掉电后的旁路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系统掉电后旁路状态的设置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创实讯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创实讯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11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