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织加工用烧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10845.3 | 申请日: | 202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15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吴传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荣沣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C9/04 | 分类号: | D06C9/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利交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259 | 代理人: | 张高飞 |
地址: | 256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 工用 烧毛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纺织加工用烧毛装置,包括用于对设备进行支撑的支撑框、用于支撑着支撑框的支撑腿用于对纺织物进行支撑的动态支撑机构和用于对纺织物除绒的牵引除绒机构,所述支撑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动态支撑机构设置在支撑框上,所述牵引除绒机构设置在支撑框上,涉及纺织加工领域。该纺织加工用烧毛装置根据现有的烧毛机存在的容易损坏布料和除绒不彻底的情况,设计出可以活动贴合布料表面并且不会烫伤布料的特殊结构,并且在极强穿透性负吸风力和静电的牵引下快速的清除绒毛,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一般的纺织除绒装置难以彻底清除纺织物表面的绒毛,甚至在修剪过程中容易损坏纺织物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纺织加工用烧毛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纺织物进行加工的时候,由于纺线之间相互交错摩擦容易产生外露的纤维,在纺织物的表面就会产生细密的短纤维绒层,这些细密的绒层在纺织过程中容易吸收灰尘,在印染过程中容易阻碍染料的入浸,目前对于这一部分的绒毛主要采用的方式就是修剪和烧毛,其中修剪主要采用的是类似刮刀的装置,电力驱动刮刀快速的转动,在刮刀的表面设置有网,织物平整放置,按压刮刀上的网,绒毛进入网内,刮刀快速旋转将毛清除,类似于修剪胡子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清除绒毛的作用,但是对于一些较为细密的绒毛,则难以将其完全纳入到网内,修剪会留下短茬,而烧毛的方式就是通过烧毛机烧毛,纺织物距离较近的话,容易损坏织物,较远的话,绒毛清除不彻底,一般的纺织除绒装置难以彻底清除纺织物表面的绒毛,甚至在修剪过程中容易损坏纺织物,所以需要一种纺织加工用烧毛装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纺织加工用烧毛装置,解决了一般的纺织除绒装置难以彻底清除纺织物表面的绒毛,甚至在修剪过程中容易损坏纺织物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纺织加工用烧毛装置,包括用于对设备进行支撑的支撑框、用于支撑着支撑框的支撑腿,用于对纺织物进行支撑的动态支撑机构和用于对纺织物除绒的牵引除绒机构,所述支撑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动态支撑机构设置在支撑框上,所述牵引除绒机构设置在支撑框上。
优选的,所述动态支撑机构包括电机、主动转轴、从动转轴、反向转轴和两个导向辊轴,所述支撑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支撑框的表面设置有与主动转轴相适配的轴承,所述主动转轴的表面与支撑框上的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主动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的表面设置有与从动转轴相适配的轴承,所述从动转轴的表面与支撑框上的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转轴的表面转动连接有传动皮带,所述从动转轴的表面与传动皮带的内侧面套接,所述支撑框的表面设置有与反向转轴相适配的轴承,所述反向转轴的表面与支撑框上的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转轴的表面和主动转轴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从动转轴上的齿轮与反向转轴上的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主动转轴的表面和反向转轴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导向辊轴。
优选的,所述主动转轴上的导向辊轴和反向转轴上的导向辊轴的表面均开设有两条螺旋槽,同一个所述导向辊轴上的两条螺旋槽的螺旋方向相反,同样一个导向辊轴上的两条螺旋槽以导向辊轴的中线为对称线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的表面铰接有两条压板,两条所述压板以支撑框表面的中线为对称线呈对称分布,两条所述压板分别位于两个导向辊轴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荣沣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荣沣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08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