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面浮油污水快速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10000.4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0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永春信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面 浮油 污水 快速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油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海面浮油污水快速处理装置,包括进水管、送水管、分离管和安装座,其利用进水管和阻隔管配合,能够快速刮取海面的浮油,刮取的浮油在分离管内在超声波的作用下将快速分层,通过排水管排水减少水层所占的比例使得油液不断富集,最终排油管外排即可得到含水率极低的油液,能够有效提高海面浮油清理的效率,具有实用意义和推广价值,预期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海面浮油污水快速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世界石油运输主要依靠海上运输,而海上油船事故多发,在航行中搁浅、碰撞、触礁、起火爆炸以及船体本身结构破损等会造成严重的溢油事故,在世界各地,每年大约溢出原油20~40万吨,石油所含的苯和甲苯等有毒化合物进入了食物链,从低等的藻类、到高等哺乳动物,无一能幸免,未及时清理的石油残余将会随着洋流运动漂浮到其他的海域,海上浮油将严重破坏海洋及海岸环境,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无法弥补的生态灾难。
同时越来越多的海上钻井平台和海上输油管道相继建成,也存在着环境或者自身结构的安全隐患问题,造成平台爆炸或者输油管道的泄露,从而导致海上漏油事故,产生大面积的海上浮油。海上漏油事故不。仅浪费了越发紧缺的石油资源,还能带来严重的国际纠纷。
常见的浮油清理方法是使用围油栏将浮油围住,然后使用吸油毯或化学试剂对浮油进行吸附,然而吸油毯吸油的效率极慢且使用化学试剂还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使用水泵将浮油吸入清油船内虽然效率较高,但由于浮油密度小漂浮在海面表面且油膜厚度较薄,因此吸起的浮油含水率极高,会占用清油船的多数空间,使得清油船在吸入没多少浮油就需要频繁往返,不利于清油工作的进行,因此研发一种新型的海面浮油清理装置对于解决上述问题将具有积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面浮油污水快速处理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进水管、送水管、分离管和安装座,所述进水管一端封口且侧面设置有开口,所述进水管内设置有阻隔管,所述阻隔管上设有与开口形状匹配的进水口并与进水管内壁构成转动副,所述送水管内可转动地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左端与阻隔管相连,进水管套设于送水管外侧与其构成转动副,所述送水管右端与分离管左端相连,分离管左侧设置有单向阀且分离管侧面设有数个换能器,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驱动电机、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螺杆贯通分离管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相连,所述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分别通过排油管、排水管与分离管相连。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外侧在开口处设置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送水管和分离管表面均设置有聚四氟乙烯涂层。
优选的,所述排油管入口与分离管顶部相连,排水管与分离管底部相连。
优选的,相邻的换能器间距自分离管左侧至右侧逐渐变短。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和送水管间还设置有轴承。
由上述对本发明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海面浮油污水快速处理装置,将安装座与清油船侧面相连,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螺杆进行旋转的同时与螺杆相连的阻隔管产生同步运动,当开口和进水口产生重合时油水混合物将进入阻隔管内,带开口和进水口分离后油水混合物将被隔绝在阻隔管内,在螺杆的带动下油水混合物将进入送水管,经单向阀后油水混合物进入分离管内,单向阀的设置在于避免油水混合物倒流。
处于分离管的油水混合物在换能器产生的超声波作用下快速分层,操作人员启动第二水泵,第二水泵通过排水管将分层的底层水排出,螺杆不断往分离管内送入油水混合物,第二水泵则不断将分离的水层排出,当外排的水流内含有油液,操作人员启动第一水泵,第一水泵通过排油管将富集的油层排出,当排油管排出的油液含有水流后关闭第一水泵,操作人员不断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对海面的浮油进行回收且能够得到含水率低的油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永春信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泉州永春信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00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