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09968.5 | 申请日: | 202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38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徐韶峰;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施耐德电气电力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骆宗力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中国(上海)自***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智能 配电 自动化 系统 | ||
一种分布式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能实现毫秒级的配电系统故障隔离和自愈。该配电系统采用环网供电方式,包括:串联在两个变电站之间的N个开关站,N个开关站中的上级开关站的第二断路器和与其相邻的后级开关站的第一断路器相连;N个开关站中的上级开关站设备的第四断路器和与其相邻的后级开关站的第三断路器相连;位于第一个开关站以及最后一个开关站之间的一个开关站设有联络断路器,联络断路器为常开状态;该分布式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包括:为与变电站相连的首端开关站配置智能保护装置和智能终端,为其他开关站的进出线配置的智能终端。同一配电环网系统内的智能保护装置、智能终端组成基于IEC‑61850的以太网通信网络。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01月21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110083402.2、发明名称为“一种分布式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国内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布式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业、高精度制造企业等重要用户负荷越来越重,居民生活品质和电气化程度越来越高,如果停电,将造成很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这就对配电网的供电侧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电能可靠性、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服务国民经济,国家电网推出了“一流配电网建设”及“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建设”的战略与规划,根据国家电网的要求,一流城市配电网需保证供电稳定性,实现灵活、智能用电,在A+区域的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不超过5分钟,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9%以上,进而实现“零停电”、“零闪动”。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范围内建设的配电自动化系统主要覆盖了A+、A类供电区域和少量B类区域,除部分试点分布式馈线自动化外主要采用主站集中型馈线自动化的方式实现故障的定位、隔离以及非故障区域的供电恢复。目前配电网保护通常配置传统的过电流保护,由于配电线路短,级差配合通常难以实现,过电流保护越靠近电源端动作时间越长,当配电区段增多时,动作时间也是用户难以接受的。为了保证故障的快速清除,通常需要跳开变电站出口断路器,失去了故障的选择性,扩大了停电范围,增加了停电时间,更无法实现母线故障、断路器失灵的保护。因此,目前的配电系统不能实现各种类型故障的快速定位和隔离,恢复供电的时间是秒级甚至是分钟级的。
如何在配网系统发生各种类型的故障时,都能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把停电范围限制到最小,并快速恢复故障点下游非故障区域的供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分布式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在配网系统发生各种类型的故障时,都能快速准确定位故障,把停电范围限制到最小,并快速恢复故障点下游非故障区域的供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布式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于配电系统,所述配电系统采用环网供电,开环运行,为单环网或双环网运行方式,所述配电系统包括:
1号变电站;
2号变电站;
所述1号变电站配有第一出线断路器和第二出线断路器;
所述2号变电站配有第三出线断路器和第四出线断路器;
N个开关站,所述N不小于3;
每个所述开关站均配有第一断路器、第二断路器、第三断路器和第四断路器;
所述N个开关站中的第一个开关站的第一断路器通过线缆与所述1号变电站的第一出线断路器相连;所述N个开关站中的第一个开关站的第三断路器通过线缆与所述1号变电站的第二出线断路器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施耐德电气电力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施耐德电气电力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99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钛元素的真空感应熔炼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