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可视化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09647.5 | 申请日: | 2021-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8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姜威;陈浩;王川;黄之;侯立冬;孟宝权;傅强;蔡琳;梁彧;田野;王杰;杨满智;金红;陈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安嘉新(北京)科技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8/30 | 分类号: | G06F8/30;G06F8/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 地址: | 100098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可视化 建模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可视化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向用户展示可视化模型组件和工具栏;根据用户选中的至少一个目标可视化模型组件以及工具栏中的目标有向连接线,形成有向无环的可视化分析模型;响应于用户对每个目标可视化模型组件的参数编辑请求,向用户展示与参数编辑请求对应的目标可视化模型组件的参数编辑界面,并根据用户在参数编辑界面的输入指令对目标可视化模型组件的参数进行编辑;基于用户对所有目标可视化模型组件的编辑参数,运行可视化分析模型,可以实现用流程化的方式高效地进行可视化建模并进行可视化的大数据分析流程,可以提高用户的建模体验以及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建模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大数据建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可视化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在大数据计算场景中,使用大数据建模工具进行建模来实现对大数据进行分析。相关技术的大数据建模,建模开发人员需要借用数据处理工具和机器学习工具,使用特定的语言,编写定制化的代码实现,并需要复杂的环境搭建与配置工程才能完成完整的建模过程,处理性能依赖于硬件及开发人员的设计、算法、代码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对于非专业人员,需学习框架的语言及SDK后,进行编码开发,使用门槛较高。尽管业界已有一些建模工具整合了上述功能,但无法支持大数据环境,适用的业务场景和建模能力比较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可视化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可以实现用流程化的方式高效地进行可视化建模并进行可视化的大数据分析流程,可以提高用户的建模体验以及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建模需求。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可视化建模方法,该方法包括:响应于用户的可视化分析模型构建请求,向用户展示至少一个备选的可视化模型组件和工具栏;其中,所述工具栏中包括至少一个有向连接线;
根据用户选中的至少一个目标可视化模型组件以及至少一个目标有向连接线,形成有向无环的可视化分析模型;
响应于用户对每个目标可视化模型组件的参数编辑请求,向用户展示与所述参数编辑请求对应的目标可视化模型组件的参数编辑界面,并根据用户在所述参数编辑界面的输入指令对所述目标可视化模型组件的参数进行编辑;
响应于用户的可视化分析模型运行请求,基于用户对所有目标可视化模型组件的编辑参数,运行所述可视化分析模型。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可视化建模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的可视化分析模型构建请求,向用户展示至少一个备选的可视化模型组件和工具栏;其中,所述工具栏中包括至少一个有向连接线;
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根据用户选中的至少一个目标可视化模型组件以及至少一个目标有向连接线,形成有向无环的可视化分析模型;
第二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对每个目标可视化模型组件的参数编辑请求,向用户展示与所述参数编辑请求对应的目标可视化模型组件的参数编辑界面,并根据用户在所述参数编辑界面的输入指令对所述目标可视化模型组件的参数进行编辑;
模型运行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的可视化分析模型运行请求,基于用户对所有目标可视化模型组件的编辑参数,运行所述可视化分析模型。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中,该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可视化建模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安嘉新(北京)科技股份公司,未经恒安嘉新(北京)科技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96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