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车门踏板装置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09397.5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30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江江;余勇;乐义;胡欢;胡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605 | 分类号: | E05F15/605;E05F17/00;B60R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张凯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车门 踏板 装置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提供电动车门踏板装置及车辆,包括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机构、车门机构和踏板机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机构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车门机构包括第一车门和第二车门,第二车门与第一车门铰接,传动连接机构与第二车门的侧边连接;踏板机构包括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第一踏板与第二踏板铰接,传动连接机构与第一踏板的侧边连接;其中驱动电机用于驱动传动连接机构运转,以带动第一车门和第二车门折叠或展开、同时带动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折叠或展开。将电动门和电动踏板两套系统二合一设置,结构简单,有效降低系统成本,同时保证电动门和电动踏板的同步性,提高了电动门和电动踏板二合一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动车门踏板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电动摆门或塞拉门加电动踏板系统,某自动驾驶车型的两代车型第一代使用了电动外摆门加电动踏板,第二代使用塞拉门加电动踏板。电动踏板和电动车门是2个独立的系统,结构复杂且系统控制繁琐,成本高,系统稳定性不佳,且整个系统的踏板和门的同步性不好保证。
现有的轨道客车逃生门,属于轨道交通安全领域,是怡众轨道客车逃生结构,该结构分上下两段式设计,下段内设置有逃离通道。此结构适用于轨道交通紧急逃生用,功能过于简单,无法实现自动开关门,并不适用于常规车型的车门长期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电动车门踏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踏板和电动车门是2个独立的系统,结构复杂且系统控制繁琐,成本高,系统稳定性不佳,且整个系统的踏板和门的同步性难以保证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门踏板装置,包括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机构、车门机构和踏板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传动连接机构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车门机构包括呈上下并排布置的第一车门和第二车门,所述第二车门与所述第一车门铰接,所述第一车门用于转动连接于车门安装框的顶端,所述传动连接机构与所述第二车门的侧边连接;所述踏板机构,包括呈上下并排布置于所述第二车门下方的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所述第一踏板邻近所述第二车门设置、并与所述第二踏板铰接,所述传动连接机构与所述第一踏板的侧边连接,所述第二踏板用于转动连接于车门安装框的底端上;其中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传动连接机构运转,以带动所述第一车门和所述第二车门折叠或展开、同时带动所述第一踏板和所述第二踏板折叠或展开。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连接机构包括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带链式传动结构,以及与所述带链式传动结构连接的第一直线式传动结构和第二直线式传动结构,所述第一直线式传动结构与所述第二车门的侧边连接,所述第二直线式传动结构与所述第一踏板的侧边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线式传动结构包括与所述带链式传动结构连接的第一驱动螺杆,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螺杆的第一传动螺母,所述第一传动螺母与所述第二车门的侧边连接;
所述第二直线式传动结构包括与所述带链式传动结构连接的第二驱动螺杆,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螺杆上的第二传动螺母,所述第二传动螺母与所述第一踏板的侧边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螺杆与所述第二驱动螺杆设为一体,所述第一驱动螺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螺母滑动配合的第一螺纹段,所述第二驱动螺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二传动螺母滑动配合的第二螺纹段,且所述第一螺纹段的螺纹旋向与所述第二螺纹段的螺纹旋向相反;
所述第一驱动螺杆与所述第二驱动螺杆相互独立设置,所述第一驱动螺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螺母滑动配合的第一螺纹段,所述第二驱动螺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二传动螺母滑动配合的第二螺纹段,且所述第一螺纹段的螺纹旋向与所述第二螺纹段的螺纹旋向相反。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螺母和所述第二传动螺母均包括与所述第一驱动螺杆或所述第二驱动螺杆滑动配合的螺母主体,与所述第二车门或所述第一踏板连接的连接板,以及转动连接所述螺母主体和所述连接板的连接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93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纤维水泥板干挂结构
- 下一篇:结合扭矩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