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外接收用的5G通信天线及其防护方式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9370.6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2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刘丽婵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巨信息科技(广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00 | 分类号: | H01Q1/00;H01Q1/20;H01Q1/24;H01Q1/12;F03D9/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涂琪顺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外 接收 通信 天线 及其 防护 方式 | ||
本发明涉及5G通信天线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室外接收用的5G通信天线,包括固定基座,固定基座的顶部固定套接有天线主体,天线主体的中下部活动套接有稳固套。该室外接收用的5G通信天线及其防护方式,通过固定基座、稳固套、支撑杆、限位球和弹性伸缩部件之间的配合,利用稳固套四周均活动套接有支撑杆,当风力过大时,利用限位球与固定卡块之间的弹性伸缩部件的回复力,保持天线主体处于最佳的接受信号区域内,保障天线主体的信号连接效果,同时对天线主体起到防护的作用,且利用在天线主体的四周均开设有弧形缓冲槽,便于使分沿着弧形缓冲槽向天线主体两侧吹出,有效减弱风的力度对天线主体的阻挡,对天线主体起到防护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5G通信天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室外接收用的5G通信天线及其防护方式。
背景技术
天线是基站和手机发射信号的设备,无线通信是通过天线来传递信号的,天线之间传递的是承载着有用信息的电磁波,天线最基础的理论是电磁感应原理,通过有规律的电场循环产生可解读的电磁波信号或通过接收电磁波信号再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而用于实现这个功能的装置都称为天线。
现有的室外接收用的5G通信天线为了保证5G网络的正常应用,需要在适宜的位置搭建通信基站及通信铁塔,然后将天线安装与对应基站的顶端,现有的5G通信天线因为其安装于高空中,高空中周围空气流速较大,其流动的风力也过大,由于现有的5G通信天线一般通过底部与基站顶端螺纹连接,不能对天线的中上部进行合理的固定,容易造成5G通信天线出现摆动的现象,继而影响5G通信天线处于适宜的信号接收范围,从而影响5G通信天线的信号接收效果,且当风力过大时,容易造成5G通信天线折损,甚至损坏,不能对5G通信天线起到良好保护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外接收用的5G通信天线及其防护方式,具备有效减弱风的力度对天线主体的阻挡,对天线主体起到防护的作用,防护天线主体的同时产生电流,有效提高了天线主体环保节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室外接收用的5G通信天线为了保证5G网络的正常应用,需要在适宜的位置搭建通信基站及通信铁塔,然后将天线安装与对应基站的顶端,现有的5G通信天线因为其安装于高空中,高空中周围空气流速较大,其流动的风力也过大,由于现有的5G通信天线一般通过底部与基站顶端螺纹连接,不能对天线的中上部进行合理的固定,容易造成5G通信天线出现摆动的现象,继而影响5G通信天线处于适宜的信号接收范围,从而影响5G通信天线的信号接收效果,且当风力过大时,容易造成5G通信天线折损,甚至损坏,不能对5G通信天线起到良好保护的作用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室外接收用的5G通信天线,包括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基座的顶部固定套接有天线主体,所述天线主体的中下部活动套接有稳固套,所述稳固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天线主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天线主体的中上部活动套接有环形连接套,所述环形连接套的底端与稳固套的顶部通过弧形斜杆固定连接,所述天线主体的四周均开设有弧形缓冲槽,所述弧形缓冲槽的数量为八个,四个所述弧形缓冲槽处于同一平面内为一组,两组所述弧形缓冲槽均位于稳固套和环形连接套之间,每组弧形缓冲槽两两相邻一侧均贯通,所述弧形缓冲槽内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弱风稳固装置。
可选的,所述弱风稳固装置包括有锥形板,所述锥形板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拉伸部件,所述锥形板位于弧形缓冲槽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可选的,所述锥形板顶端弹性拉伸部件靠近弧形缓冲槽的一侧与弧形缓冲槽内腔顶部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锥形板底端弹性拉伸部件靠近弧形缓冲槽的一侧与弧形缓冲槽内腔底部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固定基座的内部开设有横向槽,所述横向槽内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卡块,所述固定卡块的四周均通过弹性伸缩部件固定连接有限位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巨信息科技(广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巨信息科技(广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93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行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下一篇:有机溶剂纯化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