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封口剂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8830.3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4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徐增富;潘晓华;沈行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长命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95/00 | 分类号: | C09J195/00;C09J11/08 |
代理公司: | 杭州五洲普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0 | 代理人: | 侯申飞 |
地址: | 31140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封口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一种电池封口剂及其制作方法,封口剂包括以下组分:10号沥青、70号沥青,所述的10号沥青、70号沥青在封口剂中所占质量比随气温变化改变,其中,气温变化分为气温为0℃以下、气温为0℃‑15℃、气温为15℃‑25℃、气温为25℃以上,并适当增加添加剂;按照实际气温,根据质量比配置好相应的组分,然后放入容器内加热直至熔化成沥青物料,并充分搅拌均匀。本发明的电池封口剂,从不同型号沥青的特性入手,根据环境气温的高低不同,找到了一个最佳配此的平衡点,还可以根据环境气温用添加剂来调节沥青的流动性和冷却后的硬度,配制成的电池封口剂柔中带刚、性价比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封口剂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电池的封口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电池生产企业非常重视的环节。目前碳性浆糊大号电池和碳性纸板大号电池所使用的封口剂都是沥青基的封口剂。合格的电池封口剂,首先要能与锌筒壁和碳棒粘合度高,并且在高温天的情况下不发生熔化、冒油,在低温天不变脆、不碎裂,仍然拥有韧性;也就是说,封口剂在封口冷却后,既要有一定的硬度、抗冲击能力,又要有一定的韧性,不会碎裂,并且有良好的粘合度。
沥青粘度很大但是具有流动性,沥青的标号通常采用针入度表示,即在规定温度和时间内,附加一定质量的标准针垂直贯入沥青试样的深度,以0.1mm为单位测量值来表示,相同标号的沥青,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其性能会产生区别,而目前常见的沥青基的封口剂,制作时没有考虑客观环境温度因素对封口剂质量的影响,导致封口剂性能还存在一些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从不同型号沥青的特性入手,根据环境气温的高低不同,找到一个最佳配此的平衡点,还可以根据环境气温用添加剂来调节沥青的流动性和冷却后的硬度,从而配制成一款柔中带刚、性价比良好的电池封口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封口剂,封口剂包括以下组分:10号沥青、70号沥青,所述的10号沥青、70号沥青在封口剂中所占质量比随气温变化改变,其中,
气温为0℃以下,所述的封口剂中,所述的10号沥青占质量比为46%-52%,所述的70号沥青占质量比为39%-45%,还包括石油树脂3%-4%、液体石蜡5%-6%;
气温为0℃-15℃,所述的封口剂中,所述的10号沥青占质量比为60%-70%,所述的70号沥青占质量比为30%-40%;
气温为15℃以上-25℃,所述的封口剂中,所述的10号沥青占质量比为68.1%-72%,所述的70号沥青占质量比为28%-31.9%,所述的封口剂中还包括松香,所述的松香占10号沥青及70号沥青总质量的2%-4%;
气温为25℃以上,所述的封口剂中,所述的10号沥青占质量比为72.1%-76%,所述的70号沥青占质量比为24%-27.9%,所述的封口剂中还包括松香,所述的松香占10号沥青及70号沥青总质量的3%-7%。
本方案所指的气温,是指封口剂制作现场的环境气温;本方案采用的组分材料中,10号沥青变形温度85℃左右,软化点100℃左右;70号沥青变形温度54℃左右,软化点58℃左右;所采用的松香为一级松香,用松香来调节沥青的流动性和冷却后的硬度;液体石蜡,一方面可稀释沥青,增加流动性,另一方面可降低沥青的软化点,使其在低温状态下不会开裂;石油树脂能与沥青和液体石蜡互溶,能增加沥青的粘性。
优选的,气温为0℃以下,所述的封口剂中,所述的10号沥青占质量比优选为49%,所述的70号沥青占质量比优选为42%,还包括石油树脂3.4%、液体石蜡5.6%。
优选的,气温为0℃-15℃,所述的封口剂中,所述的10号沥青占质量比优选为66%,所述的70号沥青占质量比优选为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长命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长命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88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