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监测燃气灶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08361.5 | 申请日: | 2021-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1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季振国;李阳阳;毛启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4C3/12 | 分类号: | F24C3/12;F24C15/1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朱亚冠 |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测 燃气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监测燃气灶。现有的燃气灶具的自动化控制均采用单一温度传感器,可靠性差。本发明包括面板、灶头和炉架。灶头正上方设置有导热板,沿导热板圆周设置有防水环,沿导热板顶面与防水环形成盆形空间。导热板内嵌有两个温度传感器,其中顶面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靠近导热板上顶面的中心位置,底面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靠近导热板下底面的外缘位置。顶面温度传感器和底面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温度/流量控制单元,温度/流量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燃气进气管道上设置的燃气流量计。本发明采用双温度传感器结构,可按照锅温或按照加热板温度自动控制,方便灵活,还能够有效防止锅内液体溢出时流到灶头,避免事故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监测燃气灶,是一种具有自动控温、防干烧、防熄灭的燃气灶。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我国广泛使用的一种食物烹饪装置,广泛使用于家庭的日常烹饪中。但是,普通的燃气灶普遍采用手动控制燃气流量以达到控制灶头火力的目的,缺乏自动化的控制技术,因而经常造成烹饪容器温度过高,导致内部油温过高产生有害物质,有时甚至因为认为疏忽导致容器干烧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为了实现燃气灶具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人员提出了技术方案以提高燃气灶的自动化控制程度,大部分设计均采用单一温度传感器,如专利号为ZL00202013和ZL201080045303.5的中国专利,通过测量容器(锅)的温度控制烹饪时的温度。专利号为ZL201690001716.6的中国专利虽然采用了双温度传感器设计,其中锅温传感器位于炉头中心,可控制锅温并防止干烧,热电偶位于炉头小火环与大火环之间,用于点火控制和防止火苗熄火泄漏。上述设计均有可取之处,但是或者功能不全,或者装置复杂,可靠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控制锅温、灶温、防止干烧和锅内液体溢出造成熄火的功能燃气灶。
本发明包括面板、灶头和炉架。
所述的灶头正上方设置有导热板,沿导热板圆周设置有防水环,沿导热板顶面与防水环形成盆形空间。使用中,锅子置于该盆形空间,防止锅内液体溢出流到灶头。
所述的导热板内嵌有两个温度传感器,其中顶面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靠近导热板上顶面的中心位置,用于测量锅底的温度。底面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靠近导热板下底面的外缘位置,用于测量导热板的下底面温度。
所述的顶面温度传感器和底面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通过插接件连接温度/流量控制单元。燃气进气管道上设置有燃气流量计,温度/流量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接燃气流量计,控制燃气流量计导通、关闭,以及流量。
本发明采用双温度传感器结构,可按照锅温或按照加热板温度自动控制,方便灵活。通过导热板的边缘的防水环,有效防止锅内液体溢出时流到灶头,避免灶头火苗被溢出的液体浇灭导致人员中毒、煤气爆炸等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双监测燃气灶,包括面板1、灶头2和炉架3。灶头2正上方设置有导热板4,沿导热板4圆周设置有防水环5,沿导热板4顶面与防水环5形成盆形空间,锅体置于该盆形空间内,防止锅内液体溢出时流出导热板,流到灶头,防止灶头火苗熄灭。导热板4内嵌有两个温度传感器,其中顶面温度传感器6设置在靠近导热板上顶面的中心位置,用于测量锅底的温度;底面温度传感器7设置在靠近导热板下底面的外缘位置,用于测量导热板的下底面温度。顶面温度传感器6和底面温度传感器7的信号输出端分别通过插接件8和9连接温度/流量控制单元10。燃气进气管道11上设置有燃气流量计12,温度/流量控制单元10的信号输出端接燃气流量计12,控制燃气流量计12的导通、关闭,以及调节燃气流量。
该燃气灶采用恒定锅温模式和恒定加热板温度模式两种工作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83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曳引机系统及电梯安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轮胎螺栓螺母装拆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