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接触线抬升量测量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208278.8 | 申请日: | 2021-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89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 发明(设计)人: | 何秋奇;程传斌;程建兵;韩玉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辉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11/02 | 分类号: | G01B11/02;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郑州德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8 | 代理人: | 黄红梅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卷积 神经网络 接触 抬升 测量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接触线抬升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来车检测
根据接收到的磁钢输出数据,对火车进行判向判量与计轴测速,当火车驶来时触发图像采集装置开启,当火车驶离时触发图像采集装置停止;
步骤2、图像序列采集
图像采集装置的高速线阵相机以1000FPS的帧率间隔采集1920*32大小的灰度图像,得到待测量图像序列;
步骤3、接触线抬升量测量
利用预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逐个检出每幅图像的抬升量,形成抬升量数值序列;
利用预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每幅图像的抬升量进行预测,逐个检出每幅图像的抬升量后,对抬升量进行回归分析获得抬升量数值序列;
所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包含1个数据输入层、2个卷积计算层、2个最大池化层、2个全连接层和1个输出层;
输入层为1920*32大小的灰度图像;
输入层后为两个卷积计算层,卷积核大小分别为11*11、5*5,参数分别为[1,32]、[32,64],每个卷积层后紧跟一个1*4大小的最大池化层;
全连接层参数分别为3840和1920;
输出层经过自定义激励函数激励,得到测量值;
对卷积计算层和全连接层采用Relu函数激励,公式为;输出层采用自定义激励函数激励,公式为
训练过程中采用最小二乘损失函数,公式为:
;
所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时,先对训练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像素值映射到0~1之间,并随机增加噪声和模糊处理;
步骤4、接触线振动参数提取
对抬升量序列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获取特征参数;
所述特征参数包括时域的最大抬升量和最小抬升量,频域的主振动频率和高频振动频率;
所述频域分析包括:采用现代谱估计方法,利用Burg算法先估计反射系数Km,再利用Levinson关系式求得AR模型参数,然后根据,求得随机信号的功率谱密度,进而获得主振动频率和高频振动频率。
2.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接触线抬升量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来车检测装置、图像采集装置、接触线抬升量测量装置和接触线振动参数提取装置;进行接触线抬升量检测时,执行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接触线抬升量测量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辉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辉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827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